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幼兒教師“蕩漾在童心裡”

幼兒的心猶如一弘池水, 清澈見底, 他們對人對事是那樣的坦率真誠、熱情可愛。 而我這個“孩子王”卻曾那樣的困惑:為什麼我與孩子們的交談會答非所問, 三言兩語?為什麼我組織的遊戲會不歡而散?為什麼我精心設計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們索然無味……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舉一動。 孩子們是那樣地無憂無慮, 他們追求著愉快和歡樂, 趣味是他們一切活動的原則。 美國學者約翰.洛克曾說:“兒童應學得事情, 決不應該變成兒童的一種負擔, 也不應該當作任務去加在他們身上。 ”而我卻曾一度漠視幼兒的興趣:孩子們最喜愛的幼兒節目、動畫片,
Advertisiment
我卻不屑一顧;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多想自由自在地跑、跳、相互嬉戲, 而我卻擔心會摔跤、會碰撞、會……
大聲呵止;孩子們對我的演示材料再想仔細看看, 動手摸摸, 我卻已把它們深藏櫃中;孩子們頭腦裡的許許多多的“?”, 讓我一句話輕描淡寫地講完, 而那有趣的活動都應我強加的要求, 而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哦, 讓我順其童心, 投其所好, 讓孩子們的智慧得以煥發。 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要順其童心, 自己首先要有童心。 我開始關注幼兒節目, 對鏡頭中孩子們的笨拙可愛的表現, 忍俊不竭;蹲下來與孩子們一起看螞蟻搬家, 蚯蚓爬行;在野外踏青,
Advertisiment
一起瘋一起顛。 於是, 一個五彩斑斕、立體形象地幼兒世界展現在我的面前:那張看似一團黑的圖畫, 卻是孩子眼裡有霧的早晨;一個個看似相同的圓圈, 是孩子們記錄的各種標誌;老愛打人的東東是想和同伴親昵……一切都是孩子們童真的表現, 童心的展露, 不知不覺中我開始瞭解他們, 深入他們, 我的心也在和他們逐漸靠近, 我的教育也就有的放矢、得心應手。
班內新添了玩具, 大家都搶著玩, 發生爭執吵架。 我一改以往的批評加說教, 而是把問題拋給全體幼兒, 讓他們來想辦法。 他們居然用猜拳、輪流的方法順利解決, 看來我還真是小視他們的能力了。 於是, 我經常採用商討的方式, 制定遊戲規則, 佈置班級環境, 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充分體現,
Advertisiment
他們在遊戲中玩得更開心了, 班級的榮譽感隨之增強。 在活動區中, 我從趣味性和操作性入手, 投放材料, 如在比較物體輕重時, 我提供給孩子們一樣長短的橡皮筋和各種材料的物品, 積木、鐵塊、塑膠、海綿等, 讓孩子們去比較、探索發現, 哪個最輕, 哪個最重?
看著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擺弄操作時, 看著他們若有所思、積極應答時, 看著他們歡呼雀躍, 盡情表達表現時, 我深深地被感動了, 有一種愛叫放手, 只有給孩子們一些空間, 才會有自己的空間, 才會與他們的心靠得更近, 更近。
蕩漾在童心裡得我, 更加年輕, 更加充滿朝氣, 我想我們幼兒教師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此。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