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寶寶入園>正文

幼兒園新生重在常規培養

開學了, 孩子們升入大班。 我們大三班是由兩個班的小朋友組成, 養成常規不太一樣, 而且男孩子多, 全班36人中男生就有24個, 所以最初的管理有一定難度。

這不, 喊站隊快2分鐘了, 隊伍還沒有站好。 有幾個幼兒甚至還不知自己應該站哪。 我只好耐心告訴他們記住自己站在哪, 前邊挨著誰, 后邊挨著誰, 三個伙伴相互提醒, 而且這工作要對重點對象一個一個地做。 這就給幾個頑皮的小朋友可乘之機, 他們開心地鉆前鉆后, 大聲喧嘩起來, 帶動了一片。 此時任憑你打手勢還是大聲吼都無濟于事。 孩子們看也不看,

Advertisiment
聽也不聽, 沉溺于玩樂之中。 這境地真讓人尷尬, 怎么辦?情急之中, 我忽然想起孩子們愛玩的游戲“我是一個木頭人”, 于是我圈起那些守紀律的孩子, 相互拉起手, 齊聲哼唱我是一個木頭人, 伴著節奏輕輕搖擺做律動, 隨著“我是一個木頭人, 不許說話不許動”的指令, 孩子們停下來。 其他孩子也靜下來。 這時我對表現好的孩子給予了充分肯定, 獎給他們一人一個小紅花。 于是他們做得更好了, 其他的孩子眼饞地看著小紅花也跟著做好了, 我抓住機會又重新強調了站隊的要求, 并表示誰按要求做好都能得到小紅花。

風波過后, 靜下來反思活動:為什么大聲叫嚷孩子靜下來卻沒有效果, 而當用游戲方式時孩子卻安靜了?我想這就是方法吧。

Advertisiment
孩子們才五歲, 注意力、意志力還很差, 他們還看不出“眉眼高低”, 要想“鎮住”他們, 僅憑簡單的說教是不行的, 教師必須有一定方法, 所組織的內容形式要能吸引住孩子。 就說前面的站隊, 我們就可以訓練孩子聽音樂站隊;樹立正面示范, 給予表揚或獎勵;運用競賽形式;必要時甚至可以靜靜地拉出一個代表, 指出他表現得不好, 遏制住勢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