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佝僂病的早期症狀及治療

很多寶寶在幼兒時期就會得佝僂病。 佝僂病是一種因體內維生素D不足, 引起鈣、磷代謝紊亂使骨骼病變的骨基質鈣化障礙疾病, 不具傳染性。 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 爸爸媽媽們不要過於慌張, 多瞭解佝僂病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及時治療就行了。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幼兒佝僂病的早期症狀。

幼兒佝僂病的早期症狀

佝僂病的多發生在2-3歲兒童身上, 初期發病在3個月左右的寶寶身上較為多見, 在發生佝僂病後, 症狀表現以精神症狀為主, 早期表現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驚, 由於頭部的多汗而使頭部發癢,

Advertisiment
孩子常搖頭摩擦枕頭而致頭枕部禿髮。

以上的表現只能提示家長孩子有佝僂病的可能, 需帶孩子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如血生化檢查、尿鈣測定等。 雖然佝僂病主要是因為體內維生素D缺乏, 但也不可隨便給孩子補充大量維生素D, 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 如病情進一步發展, 可見孩子的肌肉鬆弛無力, 特別是腹壁及腸壁肌肉的鬆弛, 可引起孩子的腸脹氣, 而致腹部膨隆猶如蛙腹。 佝僂病患兒最主要的變化是由於骨骼病變所出現的症狀, 這是佝僂病的特徵表現。

幼兒佝僂病的治療

佝僂病的好發人群以嬰幼兒為多, 3個月後的寶寶患佝僂病的幾率升高, 因此, 佝僂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佝僂病的治療主要在於補充維生素D並輔以鈣劑,

Advertisiment
防止骨骼畸形和復發。 佝僂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根據佝僂病患兒在不用時期來確定, 分為活動期、恢復期。

1、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 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

①活動期輕度佝僂病:維生素D20-30萬IU, 1次口服或肌注, 間隔1個月, 可再給1~2次, 同時給鈣劑, 每次0.5-1克, 每天2-3次, 連服1-2個月。

②活動期中、重度佝僂病:維生素D20-30萬IU, 1次口服或肌注, 間隔1個月, 可再給2~3次, 同時給予鈣劑, 每次0.5-1克, 每日2-3次, 連續2-3個月。

2、恢復期佝僂病:對於佝僂病恢復期的嬰幼兒, 一般可不用維生素D, 多曬太陽, 改善營養即可。 但在冬春季節為防止復發可投給維生素D20~30萬IU, 一次口服或肌注 給上述維生素D治療量, 可維持作用2-3個月,

Advertisiment
因此不必再給維持劑量口服, 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 多曬太陽即可。

幼兒佝僂病的預防

1、多曬太陽:由於曬太陽既經濟、方便又安全, 可認為是防治佝僂病的良好措施。 一般如每天堅持曬太陽2小時左右, 就能滿足小兒對維生素D的需要。 因此孩子滿月後就可以開始曬太陽並且每天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 但要注意:夏天曬太陽時最好在樹蔭下, 避免日光直曬;冬天不可隔著玻璃曬太陽, 以防紫外線被吸收。

2、必要時及時添加維生素D:小兒每天的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600單位每天如能保證供給這一劑量, 多可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混合餵養的孩子宜在生後2周開始添加維生素D, 家長應仔細計算每天經配方奶或強化奶粉攝入維生素D的劑量後,

Advertisiment
予以補充;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須補充的劑量。 此外, 對營養不良、體質較弱及生長發育過快的孩子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以防發生佝僂病。

3、佝僂病的治療:孩子一旦經醫生診斷為佝僂病, 應由醫生根據佝僂病的嚴重程度, 即輕、中、重度決定給予維生素D的劑量。 一般, 輕度佝僂病的治療劑量為每天1000-2000單位, 中或重度分別為2000-5000單位及5000-10000單位。 對於重度佝僂病也可進行突擊治療。 應強調的是上述治療都應有醫生的指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