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識大全:寶寶秋季健康護理

秋天已悄悄"侵入", 在這種夏秋交替的時期, 如何護理寶寶的健康問題呢?

善食譜 保營養

醫生介紹, 秋季寶寶食欲旺盛, 此時食物來源最豐富, 是調節寶貝營養狀況的關鍵時期, 要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種營養素的攝入。

寶寶可以多吃牛奶、豆製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 多補充玉米、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 以防秋季便秘。 菠菜、蘿蔔、胡蘿蔔、芹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品也應增加。 總之, 要葷素搭配, 粗細搭配, 做到平衡飲食, 減少秋季患病的機率。

另外, 用一些具有中藥效果的食物來煮粥, 如芝麻、核桃、栗子、桂圓肉、百合、銀耳等,

Advertisiment
有助於寶寶潤肺健脾胃。

花椒、辣椒、薑等刺激性強和油炸類等易"上火"的食物應少食用, 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 也應少吃。

多喝水 防秋燥

秋季空氣溫度降低, 而人體的代謝相對旺盛, 所以更易出現肌體缺水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中醫把這種症狀稱為"燥"。 秋燥是六種主要氣候致病因素之一。

與成年人相比, 寶寶適應能力差, 秋季易出現口乾舌燥、流鼻血、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徵象, 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 此時多給寶寶喝白開水, 如果寶寶不愛喝開水, 可以將梨、柑橘、荸薺、柳丁、葡萄等水果榨汁, 代替水經常喂給寶寶喝, 通常寶寶願意喝, 並且有滋陰潤燥的效果。

講衛生 防腹瀉

秋季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

Advertisiment
又稱秋季腹瀉, 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 寶寶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 容易著涼, 如果碰巧吃了不乾淨的食物, 尤其是沾有輪狀病毒的食物後, 容易腹瀉。

因此, 媽媽一定要把住寶寶的"入口關", 注意飲食衛生, 少食用生冷食品, 尤其是瓜果要確保洗淨, 定期煮沸消毒玩具和食具。 如果在幼稚園發現寶寶有腹瀉, 並伴隨有咳嗽、發熱等風寒感冒症狀, 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驅蛔蟲 絕後患

蛔蟲乃是眾所周知的危害寶寶健康的"公敵", 不僅掠奪營養, 還會誘發貧血、營養不良等疾病, 導致孩子體格發育落後, 損害智力。

寶寶在夏季裡感染蛔蟲的機會最多, 吮吸手指等都可能導致蟲卵進入體內,

Advertisiment
蟲卵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 變為成蟲定居小腸, 這個時候正好是秋季, 因此, 秋天是寶寶驅蟲的最好時機。 如果在秋天服用打蟲藥是將其"一網打淨"的最好時機, 而且不留後患。

慢添衣 適溫涼

俗話說"春捂秋凍", 對孩子來說, 也是適用的。 雖然孩子沒有大人耐寒, 但他們大部分時間處於運動狀態, 身體在隨時產生著熱量。 給寶寶穿得稍微少一些, 不僅便於活動, 還可以增強體質, 使寶貝少患感冒。 添衣應該掌握一種循序漸進的原則, 使其逐步適應天氣的變化。

冷水洗 壯身體

秋季可以冷水擦洗寶寶, 以提高寶寶對冷的適應能力。 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沖淋和游泳。 冷水鍛煉要循序漸進, 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 然後逐漸降低水的溫度,

Advertisiment
洗完後用毛巾擦乾。 冷水沖淋適合3歲以上兒童, 動作要迅速, 浴後用幹毛巾擦至皮膚輕度發紅為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