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接種疫苗問題

寶寶生下來會根據孩子生長發育的狀況來陸續的接種一些疫苗, 以防感染病的發生, 通常都是醫生已經為寶寶規劃好了, 例如從孩子出生到第3個月就應該打百白破三聯疫苗, 下一次就該是吃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 但是有時候到了接種疫苗的時間, 寶寶正好患病了, 怎麼辦?

如果寶寶僅僅是輕微感冒, 體溫正常, 不需要服用藥物, 特別是不需要服用抗菌素, 可以按時接種, 接種後1~2周不吃抗菌素類藥物。 如果必須使用, 要向預防接種的醫生說明, 是否需要補種。 如果發熱, 或感冒病情較重, 必須使用藥物,

Advertisiment
可暫緩接種, 向後推遲, 直到病情穩定。 如果服用抗菌素, 要在停止使用後 1周接種。

如果向後推遲了某種疫苗接種, 以後的接種是否推遲?

以後的接種可順延向後推遲, 但只需向後推遲那個被推遲的疫苗, 其他疫苗可繼續按照接種時間進行接種。 如果和某種疫苗碰到一起了, 是否能同時接種, 預防接種醫生會根據相碰的疫苗的種類, 判斷是否可以同時接種, 還是間隔一段時間, 間隔多長時間, 先接種哪一種, 也由預防接種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吃藥對預防接種效果有影響嗎?

哪種藥有影響, 哪種藥沒有影響?原則上講, 藥物對預防接種效果是有影響的, 所有的藥物都不應該使用, 都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Advertisiment
但抗菌素對預防接種疫苗影響最大。 如果是口服疫苗, 圍生態製劑對疫苗影響也不小。 在接種疫苗前後2周, 最好不使用任何藥物。

接種疫苗後發熱, 如何鑒別是疫苗所致, 還是疾病所致?

首先要排除疾病所致的發熱, 疾病可以是接種前就感染的, 也可以是接種後感染的。 如果是疾病所致, 檢查可見陽性體征, 如咽部充血, 扁桃體增大充血化膿, 咳嗽, 流涕等症狀。 疫苗所致發熱沒有任何症狀和體征, 如果既有疫苗反應, 也有感冒發熱, 症狀就會比較重, 體溫也比較高。 接種多長時間發熱, 與接種的疫苗種類有關。 疫苗接種後的發熱一般不需要治療, 會自行消退。

為了避免疫苗反應, 就不接種疫苗, 對嗎?

這個決定是錯誤的, 接種疫苗造成的反應是比較輕的,

Advertisiment
對嬰兒沒有什麼傷害, 嚴重的疫苗反應, 是罕見的。 比起對傳染病的預防作用,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定不能為此拒絕給寶寶接種疫苗

計畫外免疫疫苗, 是否應該接種?

不要輕易接種國家計畫外的疫苗, 在接種前, 必須向有關部門(防疫站、有權威的醫療機構等)諮詢, 瞭解疫苗的作用, 不良反應, 在臨床中的應用情況, 免疫效果, 接種意義, 疫苗的應用範圍等等。

接種疫苗這件事情是一個持續性很強的事情, 斷斷續續的需要經歷很長時間, 所以中途難免的會有許多狀況發生, 最常見的就是寶寶生病吃藥, 藥物之間衝突的問題, 例如, 可能剛接種了疫苗就患了病, 家長可能擔心影響了效果, 等等,

Advertisiment
雖然這些有些影響, 但是不影響大局, 也不需要補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