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巧讀嬰語,讓新手媽媽無憂一夏

夏日炎炎, 如何讓寶寶和您度過健康的一夏?不妨讓我們先從掌握嬰語開始。 嬰語, 即嬰兒的“語言”(baby-sign), 包括寶寶的身體語言, 心理語言和行為語言等, 是嬰兒與外界交流和表達的方式和途徑。 嬰語作為寶寶表達自己的重要表像, 是新手媽媽們不可或缺的知識之一, 下面我們從金領冠“嬰語詞庫”中精選出幾個夏季常用“嬰語單詞”, 給新媽媽提供一些實用小貼士。

單詞1:曬太陽

曬太陽不僅能強壯骨骼,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骼製造紅細胞、防止貧血, 並可殺滅空氣裡和皮膚上的細菌, 增強皮膚抵抗力。

Advertisiment
寶寶曬太陽的主要目的, 是皮膚通過紫外線的照射, 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 寶寶曬太陽的時間以上午9-10時為宜, 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 紫外線嬌弱, 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 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增強體質, 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雖然夏天溫度高, 但早晚各讓孩子曬上半小時左右太陽還是必要的。 當太陽比較毒的時候, 可以採取曬一會再到陰涼地方休息一會的方法。

單詞2:缺水

夏天出汗將使寶寶身體的水分損失大大增加, 嚴重時寶寶會有煩躁不安、大便乾燥等表現。 一般情況下每千克體重需水量:0-1歲為120-160毫升, 1-2歲為120-150毫升, 2-3歲為110-140毫升。 寶寶每天攝取水分的方式是多方面的, 一是直接從飲用水中獲得,

Advertisiment
二是從飲食中獲得。 剛開始喂水時可用水果或蔬菜煮成果水或菜水。 另外, 白開水中還可以加入一些補鈣的沖劑。 需要提醒媽媽們, 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 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在此伊利母嬰營養研究中心專家特別提醒, 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白開水。

單詞3:發熱

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 天氣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分補充不足、房間內空氣不流通;又如, 新生兒疾病預防的反應。 前者可以避免, 後者要通過自身的抵抗力進行抗衡。 伊利母嬰營養研究中心專家們提醒新手媽媽, 炎炎夏季少不了使用空調, 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 為了預防 “空調病”, 室內溫度一般以控制在27攝氏度左右為宜,

Advertisiment
比室外低3℃~5℃為佳。 即便天氣很熱, 也要經常打開窗戶通風。 退燒方面, 6個月以上的嬰兒才能“考慮”用退燒藥。 一般情況下, 38.5攝氏度以下不適用退燒藥。

單詞4: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多發生於0-2歲的寶寶, 夏季尤為普遍。 大多在頭面部、頸背和四肢出現米粒樣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斑疹。 濕疹與遺傳因素有關, 有些寶寶天生就是過敏體質, 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可以引起這類皮膚過敏而發生濕疹, 如牛奶、雞蛋、魚、肉、蝦、螃蟹等。 濕疹寶寶的皮膚本來就比較敏感, 因此不要讓寶寶太幹、太熱、太曬, 這些都可能刺激濕疹加重。 此外每天要給寶寶洗澡, 但儘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 濕疹密集或癢的厲害時要及時就醫或塗濕疹膏。

Advertisiment

最後, 伊利母嬰營養研究中心專家們還是鼓勵新手媽媽們, 活學活用金領冠嬰語單詞, 在炎炎苦夏中儘量給寶寶提供機會鍛煉觀察和探索能力, 不管是室內練習爬行、扔東西, 還是室外親近自然、曬太陽, 重要的是在遠離蚊蟲叮咬、疾病的同時促進寶寶的心智發育, 從而開拓眼界, 增強自信心, 讓寶寶快樂一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