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巧用8大妙招對付任性寶寶

有的小孩很任性, 這是不懂事的表現。 若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少、只要是孩子想要的, 都會無條件滿足, 往往孩子任性的就比較嚴重, 難易糾正。 那麼, 家長應該怎樣糾正孩子的任性呢?

一、在對待任性的孩子時, 需著重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反抗期, 充分瞭解幼兒成長規律是至關重要的。 3—4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反抗期。 此時孩子會經常和大人鬧脾氣, 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 故意和父母作對, 很想擺脫大人的約束。 往往這種情形到4-5歲時還會延續, 孩子會表現出不服管的情緒, 這種獨立性被大人們認為是不聽話,

Advertisiment
實際上就是孩子的反抗心理, 是孩子個性獨立發展的標誌, 是正常的發育現象。 此時, 若只是一味的指責懲罰孩子, 或一味地對孩子橫加干涉或者責駡懲罰, 可能會讓孩子變聽話, 但同時也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 導致孩子獨立性發展變的停滯不前。

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 關注到幼兒的反抗心理, 對於孩子的合理行為和要求, 應給予充分鼓勵和滿足;當然也要採用適當方式對孩子不合理的行為加以引導, 避免強硬手段。

二、當孩子提出過分、不合理的要求時, 父母應沉著的應對孩子的任性行為, 採取正面教育的方式, 給孩子講清楚道理, 怎樣做是對的, 為什麼這樣做不對。 孩子是在正確處理各種事情中,

Advertisiment
才能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是非觀念。 父母在這一過程中, 可以採取冷處理、恰當的懲罰、轉移等科學的辦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三、轉移, 這種方法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易分散, 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徵, 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新奇的事情上。

四、冷處理, 當孩子因家長沒滿足其要求而發脾氣、打滾撒潑時, 大人不要去理睬他, 也不要表現出心疼, 更不能去和他討價還價。 可以暫時離開他, 選擇一種躲避的方法。 當無人理會時, 孩子會覺得無趣而讓步。 事後, 父母可對孩子簡單而認真地說明不能做這件事的原因, 並說相信你以後會聽話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五、提示在先, 掌握孩子任性的規律後,

Advertisiment
就要事先用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發作。 如在上街之前就和孩子說不能要媽媽抱, 你自己走, 實在累了可休息一會兒, 不然以後就不再帶你出去了。

六、激將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去克服任性的自信心。 如果在街上孩子吵著要買, 父母可以說:"你不是說要做乖孩子嗎?怎麼不給吃雪糕就生氣了。

七、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 還要有適當的懲罰, 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在孩子不吃早飯時父母既不要威脅、也不要責駡他, 只要在飯後將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 孩子餓時, 告訴他這就是早晨不吃飯的後果, 孩子嘗到餓的滋味後便會按時吃飯了。

八、注意把握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技巧。

Advertisiment
父母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該讓孩子"蹦一蹦能夠得著", 即應該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而不是孩子怎麼付出努力都達不到的過高要求。 提出要求時, 要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 此外, 提要求的口吻, 應是肯定、親切的, 這樣更易於被孩子接受。

總結:說到寶寶不聽話, 實則就是任性的表現。 對於有這樣性格的寶寶, 家長應該怎樣應付呢?就需要利用八大妙招來就糾正孩子們的錯誤, 而不是用粗暴、無理的方式去面對寶寶, 這樣才能讓寶寶辨明是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