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崔玉濤:給寶寶添加輔食的五大誤區

一、把雞蛋黃作為孩子的第一種輔食

一直以來, 人們已經習慣了把雞蛋黃當做孩子要嘗試的第一種輔食, 這與當時的食品供應狀況和食品加工水準有關。 雞蛋在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確實有重要作用, 但把雞蛋作為目前孩子的第一輔食, 實在是家長們走入了誤區。 事實上, 過早給孩子添加雞蛋黃是非常不妥的。

研究表明, 雞蛋黃的營養成分算不上是均衡的, 而且很容易引起孩子過敏。 4~6個月的寶寶腸胃還很虛弱, 攝入雞蛋黃也容易引起消化不 良, 繼而影響到寶寶的發育。 對於進食及發育均良好的孩子來說,

Advertisiment
家長可以將添加雞蛋黃的時間推遲到8個月以後, 而雞蛋清要等到1歲後才能添加;對於明確蛋黃 過敏(食物回避+激發試驗陽性)的嬰幼兒, 停止食用雞蛋黃至少6個月後才能再次添加。 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 更要嚴格地將添加雞蛋黃的時間控制在8個月以 後, 這樣可減少過敏發生的可能性。

另外, 孩子在8個月之後1歲之前, 家長要給孩子吃煮雞蛋的蛋黃, 煮熟的雞蛋黃比較容易被消化吸收;滿1歲以後, 就可以給孩子將全蛋烹製成雞蛋羹餵養了。

二、讓孩子多吃蔬菜少吃米粉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即使少吃米粉, 也不能少吃蔬菜和鈣水, 擔心孩子缺維生素、缺鈣。 每餐中米粉只有1~2小勺, 蔬菜至少占一半, 另外還加了雞蛋或肉。

Advertisiment
這樣餵養看似孩子胃口好, 進食多, 可體重增長緩慢, 餵養效果不好。 原因是輔食中產生能量的成分不足,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並不能提供能量。

嬰兒飲食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是巨集量元素, 即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最易被嬰兒吸收利用。 一次進食中菜、肉占的 比例過大, 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主食過少, 少於每次進食的一半, 或者主食過稀, 比如過稀的粥或麵條, 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 以致能量不足, 不利於嬰兒體重 增長。 微量元素只有在巨集量元素充足的基礎上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注孩子的營養均衡比單獨強調孩子多吃某種食物更重要。

三、給1歲以為小嬰兒的食物加鹽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在餵養1歲以內的小嬰兒時習慣加點鹽, 認為這樣孩子更喜歡吃, 還能補充鈉和氯, 其實這是不當的。

嬰兒接受的母乳、配方粉、輔食中都含有鈉和氯, 只不過不是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 所以沒有鹹味。 正常飲食中鈉含量足夠嬰兒生長所需。 嬰兒腎功能不夠成熟, 鈉攝入過量會引起腎臟潛移默化的改變, 增加成人期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另外, 嬰兒味覺比成人遲鈍, 對味道要求不高, 因此輔食中, 特別是肉泥、魚泥等食物中, 即使不加鹽, 孩子也很容易接受。 家長不要依自己 的味覺, 決定嬰兒食物味道。 1歲以內的嬰兒在家養成吃鹽的習慣後, 就很難再給無鹽食物, 這個結果是家長的錯誤引導造成的,

Advertisiment
所以要從小讓孩子養成低鹽習慣。 這個習慣不僅關係到孩子的健康, 對成年後的飲食習慣影響也很大。

給孩子食物內加鹽的合適時機是1歲以後, 但如果1歲嬰兒仍可接受較淡食物, 沒必要強行添加食鹽。 家長可在發現孩子對食物興趣有所降低 時再考慮添加少許食鹽。 很多家長會以1歲作為嚴格的分水嶺, 認為1歲後不額外加鹽孩子就會低鈉, 這是一種誤解, 孩子的飲食中鈉的來源很多, 不存在缺鈉的問題。

四、用奶、米湯、稀米粥等沖調米粉

給4~6個月之間的孩子初期添加營養米粉時, 很多家長為了使孩子更喜歡米粉, 會考慮用奶、米湯、稀米粥等沖調米粉, 這樣做是不妥的。 原因如下:

1.奶粉沖米粉的濃度太高, 這濃縮的營養物會增加嬰兒的胃腸和代謝負擔,

Advertisiment
導致接受不良, 不利吸收。

2.若用沖調好的奶粉與沖調好的米粉混合, 增加了輔食總容量和餵養時間。

3.初期米粉為輔食, 逐漸會過渡到主食, 味道也會逐漸接近成人食品。 奶粉混入米粉, 與成人食品味道差距大, 不利於今後接受成人食物。

如果是為了使嬰兒攝入更多奶而選擇用奶沖米粉, 這不是上策。 家長更應該踏實地尋找奶攝入不足的原因, 對症糾正。

同樣不推薦用果汁沖調米粉。 果汁的酸甜味不是孩子今後主食的味道, 用果汁沖調的米粉餵養會使孩子對今後鹹味食物的興趣降低。

對於剛開始接受輔食的嬰兒, 最好先用溫水調製米粉。 這樣利於小嬰兒對米粉的接受。 待孩子完全能夠接受米粉後,才考慮將其他食物與米粉混合。隨著嬰兒對輔食的逐漸接受,家長可逐漸在米粉內混入菜泥、肉湯、肉泥、蛋黃等。

五、用奶瓶給孩子餵養輔食

剛開始添加輔食,很多家長不免疑惑,應該繼續用奶瓶餵養呢,還是換用碗和勺子喂孩子呢?

孩子添加輔食,不僅為了嬰兒的營養,也為了促進嬰兒的發育。有的家長在餵養輔食時仍舊選擇奶瓶,這是不合適的。奶瓶餵養是通過吸吮 而吞咽的過程,而碗勺餵養是通過捲舌、咀嚼然後吞咽的過程。開始輔食添加,就要開始訓練嬰兒的捲舌、咀嚼式吞咽,不僅為了營養,而且更是為了訓練面部肌 肉,為今後流利說話打好基礎。用碗和勺的目的不僅在於進食方便,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行為發育。

使用勺子或杯子進行輔食餵養行為涉及幾方面的變化:嬰兒口腔運動的發育、接受新的食材和新的食物味道以及嬰兒與撫養者之間的全新互 動。很顯然,餵養食物會使嬰兒軀幹、肩部和頸部肌肉的穩定性和強度更好,而且使嬰兒可以坐起來並控制他自己的頭部位置了。這正好契合了輔食添加的目的,嬰 兒營養和嬰兒發育。

本文摘自《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5小兒營養與輔食添加》

待孩子完全能夠接受米粉後,才考慮將其他食物與米粉混合。隨著嬰兒對輔食的逐漸接受,家長可逐漸在米粉內混入菜泥、肉湯、肉泥、蛋黃等。

五、用奶瓶給孩子餵養輔食

剛開始添加輔食,很多家長不免疑惑,應該繼續用奶瓶餵養呢,還是換用碗和勺子喂孩子呢?

給孩子添加輔食,不僅為了嬰兒的營養,也為了促進嬰兒的發育。有的家長在餵養輔食時仍舊選擇奶瓶,這是不合適的。奶瓶餵養是通過吸吮 而吞咽的過程,而碗勺餵養是通過捲舌、咀嚼然後吞咽的過程。開始輔食添加,就要開始訓練嬰兒的捲舌、咀嚼式吞咽,不僅為了營養,而且更是為了訓練面部肌 肉,為今後流利說話打好基礎。用碗和勺的目的不僅在於進食方便,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行為發育。

使用勺子或杯子進行輔食餵養行為涉及幾方面的變化:嬰兒口腔運動的發育、接受新的食材和新的食物味道以及嬰兒與撫養者之間的全新互 動。很顯然,餵養食物會使嬰兒軀幹、肩部和頸部肌肉的穩定性和強度更好,而且使嬰兒可以坐起來並控制他自己的頭部位置了。這正好契合了輔食添加的目的,嬰 兒營養和嬰兒發育。

本文摘自《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5小兒營養與輔食添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