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玩具也能打開“大視窗”

提起玩具, 可是學前孩子不可或缺的“夥伴”。 隨著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 各種各樣的玩具走進了孩子們的視野, 娛樂類的、益智類的、手工類的、毛絨類的, 可謂數不勝數。 可不難發現, 無論多麼高檔或昂貴的玩具, 孩子們玩起來似乎只有“三分鐘熱度”, 一旦新鮮勁過後, 便將嶄新的玩具束之高閣, 不再問津了。 那麼, 究竟該怎樣最大限度地發揮玩具的價值, 讓“舊玩具”也能在玩用結合中大展異彩呢?

困惑方:玩具堆成山, 形同“雞肋”

李先生(80後爸爸):

芭比娃娃是女孩們的最愛, 我家丫頭也不例外, 五歲的女兒是個十足的“娃娃控” ,

Advertisiment
家裡大大小小的娃娃幾乎有上百個, 個個好像小模特般地立在女兒的房間裡。 可女兒玩這些娃娃時, 只是欣賞一下娃娃的衣服, 梳梳娃娃的頭髮, 給娃娃帶上一些小裝飾而已。 這樣一來, 女兒不僅沒從玩娃娃中收穫有益的東西, 反而學會了表面的攀比與虛榮, 真是有些得不償失, 遠離了我給孩子買玩具的初衷。

小雅(單親媽媽):

或許是家庭環境的影響, 兒子從小性格孤僻怪異, 不願與同伴們交往, 只會自己一個人悶著頭玩玩具。 後來, 我就索性給兒子設置了一個“玩具間”, 堆積了各種各樣的玩具。 本以為通過玩玩具, 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 愉悅孩子的生活。 可最近一段時間, 兒子對玩具也沒有先前那麼熱衷了,

Advertisiment
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得漠不關心, 難不成是玩玩具產生的後果?

林林(職員媽媽):

在我家, 數量最多的莫過於四歲兒子的玩具了, 沙發上、茶几上、床上、陽臺上, 到處堆積的都是, 簡直成了影響居室清潔美觀的“罪魁禍首”。 更令我懊惱的是, 兒子玩玩具純屬“破壞型”的, 這個機器人被拆得四分五裂, 那個玩具車被弄得體無完膚。 被損壞的玩具真是跟“雞肋”沒什麼兩樣, 棄之可惜, 留著也毫無大用。

探索方:怎一個“玩”字了得

小敏(85後媽媽):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 對有趣的玩具更有著別樣的喜歡與依賴。 不過, 只讓孩子單純地玩玩具, 那就大大地out了, 玩出花樣, 學會知識才是“王道”。 比如為了便於女兒識字, 我就做出了各種“微型識字卡”,

Advertisiment
張貼在花花綠綠的玩具上, 我說出剛剛學習的生字, 女兒就立刻挑選與之匹配的玩具, 玩起來興趣高漲, 樂此不疲, 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女兒的識字量, 為從小閱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佳佳(專職媽媽):

大多數孩子都專注于玩玩具, 可在我的引導下, 兒子對“洗玩具”情有獨鍾。 玩具放的時間長了, 一來髒了, 二來厭了, 我靈機一動, 帶領兒子給玩具們“洗洗澡”, 清潔過後的玩具煥然一新, 又激起了兒子玩的興趣, 同時還增強了孩子的衛生意識, 培養了孩子的自理動手能力。 為此, 在“洗玩具”中我和兒子玩出了“大名堂”。

陳先生(職員爸爸):

自從看了《爸爸去哪兒》節目之後, 我就立志做個“模範老爸”, 甘當女兒最忠實的“玩伴”, 沒想到與孩子玩耍起來,

Advertisiment
收穫頗豐。 手工D1Y是我和女兒的最愛, 最初我是買來各種模型小零件, 與女兒一起動手組裝, 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一邊動手, 不知不覺女兒的思維能力和手腦協調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後來, 我們又學會了 “就地取材”, 破損的玩具可以重新組合, 搖身一變就派上了大用場, 包括家裡丟棄的雞蛋殼、廢舊的易開罐、礦泉水瓶、閒置的毛絨線, 都是製作玩具的好素材。

乖乖網:巧妙創意, 玩出智慧

曾經在家長中做過這樣一個小測試“你時常陪伴孩子玩玩具嗎?”這個十分平常的話題, 卻令不少家長為之汗顏。 親子相伴玩玩具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 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這個看似十分簡單幼稚的過程, 孩子卻能從中獲得鮮活的體驗,

Advertisiment
而且在玩的同時, 能給予家長不少智慧的靈感。 比如以毛絨玩具為主角, 編成繪聲繪色的故事, 就培養了孩子良好的語感:限定時間玩各類益智玩具, 就訓練了孩子的時間觀念, 可見家長的引領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培養煞費苦心, 尤其對於孩子買玩具的需求幾乎是有求必應。 不過培養孩子, “花銀子不如花心思”, 只有精心創意, 方法得當, 才能引領孩子在玩中受益。 比如彈性橡皮筋是女孩子喜歡玩的最為普通的玩具, 一根小小的橡皮筋就能組成各種各樣的圖形, 這樣孩子對圖形的基本認識就理解了, 除此還能在手指上做各種新鮮的遊戲, 變幻成小動物的樣子, 這時家長還能模仿小動物的聲音, 聲情並茂的趣味遊戲就產生了。每個小玩具都是不容忽視的,都是孩子智慧開發的“好幫手”。

只要家長獨具匠心,小玩具也能打開“大視窗”舊玩具也能變出“新花樣”。事不宜遲,讓我們趕快行動吧.為孩子們打造多姿多彩的幸福童年。

聲情並茂的趣味遊戲就產生了。每個小玩具都是不容忽視的,都是孩子智慧開發的“好幫手”。

只要家長獨具匠心,小玩具也能打開“大視窗”舊玩具也能變出“新花樣”。事不宜遲,讓我們趕快行動吧.為孩子們打造多姿多彩的幸福童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