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月齡的寶寶 為何睡不了整覺

近日, 小公舉的媽咪昆淩在微博上抱怨, 寶寶不睡整覺, 媽媽也沒整覺睡, 每天睡不夠。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有這樣一段話:“只要你開始帶孩子, 你就會發現, 那種能一覺睡到天亮的寶寶只在書裡有, 要不就是在別人家裡, 總之你自己的寶寶不會是這樣的。 ”

很多媽媽都會像昆淩一樣, 對寶寶不能一覺到天亮感到十分的辛苦。 這是小月齡寶寶的共性, 確實, 沒有幾個寶寶能睡整覺的, 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是整覺?

不同月齡的寶寶, 對於整覺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醫學上對嬰兒睡整夜覺的定義是連續睡眠5個小時,

Advertisiment
而不是通常人們認為的8個小時以上。 一般在出生後頭幾個月裡, 睡整夜覺對嬰兒來說, 也就是連續睡上6個小時而已。 到1歲時, 大部分寶寶就能一晚上睡10~12個小時了。

嬰兒的睡眠你知道嗎?

我們應該瞭解嬰兒睡眠的一些科學事實:首先, 嬰兒的睡眠迥異于成年人的睡眠。 成年人入睡快, 能夠馬上進入深睡狀態;嬰兒則入睡慢, 需要在父母的輔助下, 經由20分鐘左右的淺睡狀態而後進入熟睡階段。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寶寶看似睡著了, 但是一放下來就會蘇醒大哭。 這是因為他還沒有進入深度睡眠, 還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撫、拍哄、輕搖等等。

其次, 嬰兒的睡眠週期也較成年人短, 熟睡程度亦較成年人輕,

Advertisiment
醒來後, 還是需要父母的輔助才能重返夢鄉。 這其實是他們的一種生存本能, 便於一旦發生意外或感到不適, 能夠馬上醒來向父母發出信號。

導致寶寶頻繁夜醒的原因

濕疹

濕疹是小月齡寶寶常見的皮膚疾病, 泛紅脫皮瘙癢, 會給寶寶帶來不適。 尤其是夜晚的時候, 周圍環境比較安靜, 寶寶的注意力比較集中, 對瘙癢的關注度就更加敏感了, 於是就會導致寶寶夜晚醒得比較頻繁, 影響睡眠的持續性。

寶寶出現濕疹問題, 及時諮詢醫生, 尋求科學的醫療方法和針對性的治療藥物。 不要過分相信所謂的偏方、秘方, 寶寶不是白老鼠, 可禁不起隨便的嘗試哦。

饑餓

小月齡的寶寶 由於胃容量較小, 每次喝奶量不能維持較長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因此通常要2-3個小時醒來喝一次奶。 很多媽媽都反映, 寶寶在月子期間夜醒頻繁, 但出了月子, 感覺就好很多。 因為1個月以後, 寶寶的胃容量增大, 喝了充足的奶後, 排空時間拉長了。

新生兒晚上2-3個小時喝一次奶, 這是很正常的, 媽媽們無須干涉也無法干涉, 按需餵養就好了。 耐心的陪伴他慢慢長大。 要知道, 黑暗過後黎明就不遠了。

缺乏安全感

小月齡的寶寶從媽媽溫暖的子宮裡出來, 對環境的改變尚未完全適應, 缺乏充足的安全感, 因此會睡著睡著就醒來, 尋找慰藉。

小月齡的寶寶, 媽媽可以多抱抱他們, 建立信賴感。 不要擔心寶寶會被抱習慣了, 當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安全感, 就會安心的入睡了, 自然就不會老是粘著媽媽了。

Advertisiment

排便/尿

現在的寶寶多數都用紙尿褲了, 但寶寶在夜晚排尿時還是會有不適感, 特別是吸水性不好的紙尿褲會增加寶寶的夜醒。 寶寶起尿布疹、泌尿感染也會在夜晚排尿時讓寶寶感到疼痛。 導致寶寶夜醒頻繁, 無法睡整覺。

媽媽們給這類敏感寶寶選擇紙尿褲, 多考慮吸水性好, 乾爽透氣型的, 寶寶的睡眠體驗會更好哦。

驚跳反應

嬰兒睡覺驚跳實際上這是一個新生兒期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醫學上是一個生理性表現, 新生兒出現四肢、身體的無意識抖動, 通常被稱作驚跳。 寶寶的驚跳反應和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 屬於正常反應, 一般在6個月以內均有可能出現。 小月齡寶寶經常容易被自己的四肢抖動嚇醒,

Advertisiment
然後哇哇大哭。

媽媽們不妨給小月齡的寶寶包上繈褓, 包緊緊的感覺會讓寶寶睡得更加安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