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嬰兒4大常見意外傷害

嬰兒4大常見意外傷害:

一般來說, 寶寶在家中最容易發生的意外傷害包括跌倒或墜落、窒息(溺水)、燒燙傷、中毒等, 其中跌倒或墜落的發生幾率最高。

跌倒或墜落

寶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自從會爬行開始, 就喜歡到處爬高爬低, 去探索新的世界, 所以經常會發生從高處墜落的情形。 而當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 由於重心不穩也容易出現撞傷、跌倒或滑倒等情形。

預防方法

1. 可在傢俱的棱角(如桌角)處加裝軟墊, 或者用厚布將棱角包起來。

2. 不要在地板上打蠟, 如果家中的地板屬於比較光滑的類型, 則可以加裝防滑地墊。

Advertisiment

3. 浴室的地板應該保持乾燥並加裝防滑墊, 或在浴室中放置防滑拖鞋。

4. 家中的地板如果高低不平, 很容易造成寶寶重心不穩而跌倒, 因此要儘量避免。

5.寶寶四五個月大時就會翻身, 應該在嬰兒床上加裝護欄, 以避免寶寶不小心從床上跌落。 此外, 嬰兒床圍欄的間隔必須小於10釐米, 否則容易出現寶寶頭部被卡住的情形。

燒燙傷

燒燙傷是寶寶最容易發生、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意外傷害。 在家中除了避免讓寶寶接觸到火源、電源, 就連熱水、熱的食物也都必須特別注意。

預防方法

1 家中發生燒燙傷最常見的地方是廚房及浴室, 應該避免讓寶寶隨意到廚房或浴室玩耍。

2 餐桌上不要鋪桌布, 以免寶寶不小心拉扯而將餐桌上的熱食打翻。

Advertisiment

3 熱水瓶、電暖氣片、電熨斗、電磁爐、微波爐等物品, 應放置在寶寶無法拿到或碰到的地方, 比如放在高處或靠桌子內側的地方, 以免發生燙傷。

4 在插座上加裝保護蓋, 以避免寶寶將手放到插座中玩。

5 放洗澡水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 更不要將寶寶單獨留在浴室中。

窒息

造成寶寶在家中發生窒息的原因大約可分為4種:溺水、被困在密閉空間、被繩子纏繞而無法順利呼吸、不小心吞入異物。 當發現寶寶突然不說話、臉色發青時, 要特別注意寶寶是否吞入異物, 否則很容易發生窒息。

預防方法

1.洗完澡後, 應立刻將澡盆或浴缸的水全部放掉。 不要讓寶寶接近大型的、裝有水的容器, 比如浴缸或水桶。

Advertisiment

2. 嬰兒床旁邊所放置的玩具如果有繩子, 其長度不能超過15釐米。

3. 衣櫥可加裝安全門鎖, 以避免寶寶被困在衣櫥的密閉空間中。

4. 儘量將塑膠袋放在高處或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5. 窗簾的繩子應該捆好置於高處, 以避免寶寶拉著繩子玩。

6. 不要將有繩子的奶嘴套在寶寶身上, 以避免寶寶在睡覺時因為翻轉而不小心被繩子纏繞住脖子。

7. 小型的玩具或物品(如彈珠、玩具零件)應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以避免寶寶不小心誤食而造成窒息。

8. 年齡較大的寶寶在吃有核的食物時要特別注意, 以避免不小心被嗆住而無法呼吸。

9. 選用透氣的枕頭、被單、床單, 避免寶寶在睡覺時不慎被悶住。

中毒

寶寶欠缺辨識有毒物品的能力, 如果家中的藥物、沐浴產品、殺蟲劑、清潔劑等用品沒有妥善收藏,

Advertisiment
一旦寶寶誤食就可能發生中毒。

預防方法

1 將藥品、殺蟲劑、清潔劑這類含有毒性物質的產品放置在寶寶拿不到的高處或可上鎖的櫥櫃內, 避免寶寶隨手取得而誤食。

2 有些植物如果不小心被誤食, 也會給人體造成不適, 如水仙花會產生嘔吐情形、萬年青會造成聲帶腫脹等。 因此, 家中如果有盆栽要特別注意, 必須放在寶寶不易接觸的地方。

3 在選購各種寶寶用品時, 應注意其材質是否安全。 儘量不要選擇塗有鮮豔色彩的玩具, 因為其所使用的油漆可能含有過量的重金屬如鉛、鎘等。

家長應該學習基本的緊急處理:

意外傷害的發生通常都是突發性狀況, 如果能夠掌握正確的緊急處理方式,

Advertisiment
就可將傷害降至最低限度。

跌倒、墜落

當寶寶不小心跌倒時, 必須先確認是否骨折。 此外, 如果寶寶跌倒後只是哭鬧, 但手腳都不太會動, 就要注意頸椎是否受到傷害。 無論是骨折還是頸椎受傷, 應該立刻將受傷部位固定, 而且不要任意移動, 如果不會做固定傷部的正確處理, 則必須等醫護人員來固定, 以免因處理不當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寶寶跌倒後如果發生出血, 可先進行止血處理。 最簡單有效的就是直接加壓止血法, 可拿一塊乾淨的布放在傷口處壓上去, 直到出血停止。 如果寶寶出現流鼻血的情形, 則可以用手壓住鼻子上方(鼻根處)以幫助止血。

如果幼兒已經傷及頭頸部, 那麼頸部就要得到特別保護, 在搬動時必須將兩手伸到幼兒肩膀下,抓穩其兩隻手臂並以雙臂夾住頭部,避免頭部晃動。如果幼兒已經出現昏迷,則需保持呼吸道暢通。如果幼兒已經停止呼吸,要馬上施以人工呼吸。

吞入異物

當寶寶吞入異物時,只要寶寶還能咳嗽,就儘量讓寶寶自己將異物咳出來。此時父母親可以將寶寶抱起,維持頭部向下、屁股朝上的姿勢,輕輕用掌跟拍擊寶寶的背部(靠近肩胛骨下方的位置),以幫助寶寶將吞進的異物儘快吐出來。

如果是比較大的寶寶不慎吞入異物,應該先採取拍擊寶寶背部的方法。如果異物還是沒辦法吐出來,可接著使用哈姆立克急救法,由大人從背後抱住寶寶的肚子,並一手握拳朝寶寶的腹部向下壓,迫使異物被吐出來。

燒燙傷

當寶寶發生燒燙傷時,必須掌握“沖、脫、泡、蓋、送”的原則,並切記不要亂塗抹藥膏,因為有些藥膏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或細菌,反而會讓傷口發炎更為嚴重。

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若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在水中小心除去或剪開衣物。

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鐘。平時可在冰箱中準備一些冰塊,以備不時之需。

蓋:在燒燙傷部位覆蓋乾淨毛巾。

送:趕緊就醫急救、治療。

由於深層的燒燙無法以肉眼判斷,甚至有時受傷部位的紅腫現象雖然已經消失,但是深層的皮膚卻已經出現潰爛,所以當寶寶發生燒燙傷意外時,最好能夠迅速就醫,由專業醫師做正確的診斷與處理,以避免延誤治療而發生嚴重的後遺症。

TIPS:家中常備急救箱

由於居家事故傷害難以完全避免,所以應在家中準備急救箱,裡面放一些臨時應急的繃帶、紗布塊、消毒棉棒、體溫計、冰枕、手電筒、消毒藥水等,緊急需要時就能發揮重要作用。

中毒

當寶寶誤食有毒物品時,可先讓寶寶喝下一兩杯水或牛奶,以稀釋毒物,接著再進行催吐並儘快就醫。記得將盛裝有毒物品的容器、標籤及嘔吐物等物品一併帶上,以幫助醫師及早確認中毒的類型,做出最適宜的處理及治療。

不過,一旦寶寶誤食清潔劑等具有腐蝕性的物質,就不能用水沖洗或催吐,應儘快喝牛奶,以稀釋、延緩毒物的吸收,同時儘快就醫治療。另外,如果發現寶寶的嘴唇和口腔有灼傷痕跡、呼吸有異味、昏迷不醒或出現痙攣,也不可以催吐。

在搬動時必須將兩手伸到幼兒肩膀下,抓穩其兩隻手臂並以雙臂夾住頭部,避免頭部晃動。如果幼兒已經出現昏迷,則需保持呼吸道暢通。如果幼兒已經停止呼吸,要馬上施以人工呼吸。

吞入異物

當寶寶吞入異物時,只要寶寶還能咳嗽,就儘量讓寶寶自己將異物咳出來。此時父母親可以將寶寶抱起,維持頭部向下、屁股朝上的姿勢,輕輕用掌跟拍擊寶寶的背部(靠近肩胛骨下方的位置),以幫助寶寶將吞進的異物儘快吐出來。

如果是比較大的寶寶不慎吞入異物,應該先採取拍擊寶寶背部的方法。如果異物還是沒辦法吐出來,可接著使用哈姆立克急救法,由大人從背後抱住寶寶的肚子,並一手握拳朝寶寶的腹部向下壓,迫使異物被吐出來。

燒燙傷

當寶寶發生燒燙傷時,必須掌握“沖、脫、泡、蓋、送”的原則,並切記不要亂塗抹藥膏,因為有些藥膏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或細菌,反而會讓傷口發炎更為嚴重。

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若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在水中小心除去或剪開衣物。

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鐘。平時可在冰箱中準備一些冰塊,以備不時之需。

蓋:在燒燙傷部位覆蓋乾淨毛巾。

送:趕緊就醫急救、治療。

由於深層的燒燙無法以肉眼判斷,甚至有時受傷部位的紅腫現象雖然已經消失,但是深層的皮膚卻已經出現潰爛,所以當寶寶發生燒燙傷意外時,最好能夠迅速就醫,由專業醫師做正確的診斷與處理,以避免延誤治療而發生嚴重的後遺症。

TIPS:家中常備急救箱

由於居家事故傷害難以完全避免,所以應在家中準備急救箱,裡面放一些臨時應急的繃帶、紗布塊、消毒棉棒、體溫計、冰枕、手電筒、消毒藥水等,緊急需要時就能發揮重要作用。

中毒

當寶寶誤食有毒物品時,可先讓寶寶喝下一兩杯水或牛奶,以稀釋毒物,接著再進行催吐並儘快就醫。記得將盛裝有毒物品的容器、標籤及嘔吐物等物品一併帶上,以幫助醫師及早確認中毒的類型,做出最適宜的處理及治療。

不過,一旦寶寶誤食清潔劑等具有腐蝕性的物質,就不能用水沖洗或催吐,應儘快喝牛奶,以稀釋、延緩毒物的吸收,同時儘快就醫治療。另外,如果發現寶寶的嘴唇和口腔有灼傷痕跡、呼吸有異味、昏迷不醒或出現痙攣,也不可以催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