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小玩具,學問大

玩具, 既是孩子生活中的好“伴侶”, 也是開啟兒童智慧之門的“鑰匙”。 因為, 兒童主要是通過看、摸、玩來認識事物, 增加對感覺器官的刺激, 促進感官活動的。 而玩玩具使孩子動手又動腦;玩玩具的擺弄、操作, 還可滿足孩子活動的需要, 加強肌肉的鍛煉;玩玩具時語言的表述, 又能鍛煉孩子的語言功能, 從而全面開發兒童的智力。

為孩子選擇玩具也是門大學問, 選得恰當能起到讓孩子快樂和益智的作用。 那麼, 孩子的玩具如何選?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根據孩子的年齡挑選玩具:

1、1-2個月時, 父母可選擇色彩鮮豔、會動、有悅耳聲響玩具,

Advertisiment
掛在童床或者牆上, 如音樂風車等, 供嬰兒看、聽、甚至抓取;

2、3~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玩有柄的撥浪鼓, 手可以抓住它, 搖動時又能發出聲音;

3、1歲左右的兒童大多已開始學走路了, 此時可選擇帶有輪盤的推車、學步車及拖拉玩具等;

4、3歲左右的兒童則可選擇一些拼版、串珠子的玩具以培養孩子的圖形概念, 鍛煉孩子的眼手協調;

5、4歲以後的孩子可選擇玩具範圍更大了, 如小自行車、遙控或聲控的玩具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母為孩子選擇了超越他年齡的玩具, 孩子就無從玩起;而選擇了太簡單的玩具, 孩子索然無趣, 因此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玩具,

二、有了玩具, 但該怎麼玩?

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其實也大有講究。

Advertisiment
就拿積木來說, 小年齡的孩子一開始喜歡自己玩, 但這時他只會把積木一塊塊排成長隊, 而不會“往高處”發展;如果父母把積木疊起來, 他會顯得很不開心, 並把積木推倒重新來。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還是先讓他自己玩為好, 等他第一次覺得往上疊也是種可行的方法後, 父母就能順勢引起他了, 比如教他一塊一塊往上疊高, 還要教他如何讓積木“站”得穩穩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還可以逐漸教他照著圖案搭橋, 接龍等;對於大年齡的孩子, 則可根據積木的幾何圖形, 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圓柱形等來構建物體, 它對孩子形成抽象思維和數學概念起著重要的作用。

積木的作用不僅僅是“搭建”,

Advertisiment
父母還可以教孩子認識積木上的圖案, 如小動物、花、草、樹木、水果等, 而且還教他們認識一些小常識, 如草是什麼顏色?哪些動物是吃草的, 哪些動物是食肉的?等孩子全部掌握後, 還可以引導孩子自己編故事, 培養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玩具並不象一些父母認為的, 買來的就好、越貴的越好。 相反一些自製的玩具不僅經濟, 還能起到培養孩子想像力和鍛煉孩子動手能力的作用。 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把豆腐盒製作成車廂、利用飲料瓶製作成娃娃和望遠鏡等。 共同製作玩具, 除了能開發孩子的智力, 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父母還可以選擇一些能起到鍛煉孩子身體、培養孩子靈敏性、集中注意力的玩具, 價廉物美的小皮球正是最佳的選擇,

Advertisiment
通過拍球、拋球、接球正好能起到上述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