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新生家長提前進校聽課

某校綜合實踐學科的教師劉慧雯, 孩子去年入學。 一年前, 她與其他家長一樣, 為孩子上學的問題感到困惑。 當著新生家長的面, 她將教師心理與家長的心得融會貫通, 供大家分享。

孩子學習家長不該陪著

劉老師以前帶過一個學生, 回家寫作業時父母肯定陪在身邊。 作業寫完之後, 都是父母代為檢查, 替他指出錯誤的地方。 結果孩子認為反正有父母給檢查, 寫作業總是很馬虎, 只求快點寫完。 劉慧雯說, 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學習。 如果孩子在學習時, 家長一直坐在一邊陪著, 久而久之, 孩子會養成依賴的心理,

Advertisiment
這樣不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 如果遇到孩子不會的地方, 一定要提醒他認真讀題, 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 另外, 做作業一定要速度快, 要一次做對,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考試的時候才不會出現漏題、時間不夠用等問題。

多接受新鮮事物

劉老師帶過的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 好多都是視野開闊, 綜合素質高。 因此, 劉老師有個體會, 孩子的許多成長歷練都是在書本外獲得的。 因此, 她建議讓孩子多看新聞, 聽一些經典的樂曲, 參加體育鍛煉。 另外, 要帶孩子多去體驗一些事情。 小學一年級的家長要多帶孩子去書店。 那裡的環境很開放, 對孩子學習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非常有好處。

幫助孩子樹立學習興趣

劉老師說,

Advertisiment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 要想走進孩子的心靈, 必須瞭解孩子的獨特心靈和個性差異, 這樣才可能尊重和滿足孩子的心理追求。 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的時候, 會領到好多教科書。 這些教科書對於孩子來說非常新鮮, 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欣賞、一起閱讀, 這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一個契機, 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參與而對這些產生興趣。 相反, 如果有些家長當時正忙於家務, 而打消了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有可能因此喪失了對學習的好奇心, 所以, 作為家長應從小事做起, 以身作則, 抓住機會、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