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教育如何帶著孩子學好語文

指導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 培養學生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組成(基本學習技能):

(1)使工具書的能力, 對小學生來說就是學會查字典, 能迅速準確地從字典中查出生字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

(2)理解題目的能力, 在初讀課文時能自覺地在題目和內容之間建立實質性聯繫, 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分段、概括段意、編寫段落提綱, 立小標題的能力。

(4)捕捉中心句或概括課文中心句的能力。

(5)根據中心內容, 理解作者思路, 提綱挈領的能力。

(6)讀懂並找出課文的重點詞語,

Advertisiment
重點句子重點段落的能力。

(7)從運用句子的角度, 對照自己的習作和實踐, 從課文中找出寫作方法為自己效仿的能力。

(8)提出疑難詞語或問題, 有發現問題並試著解決問題的能力。

(9)做讀書筆記的能力。

只有當學生自覺地運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時, 學習能力才能形成, 學法指導和學習能力訓練才能統一起米, 上述的能力不是一氣呵成或一朝一夕在一篇課文、一個年級所能達到的, 而是在整個小學階段逐項落實, 循序漸進來培養的, 因此學法指導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品質

優良的學習品質培養, 既是學法指導的任務, 也是學法指導取得真正成效的條件,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法指導的同時,

Advertisiment
培養學生優良學習品質, 將兩者統一起來。 學生優良學習品質包括自主精神、獨創精神、向上精神、刻苦精神等等。 教給學習方法, 引導學生自學, 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學習的自主精神是指有目的, 有計劃的主動的學習意識, 這種意識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

總之, 學生的學習方法是由教師正確的教法指引出來的。 因此,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切莫忘記學法指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