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幾個月可以坐學步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處於學步期的寶寶似乎事事都要自己來, 故意做大人不允許的事, 常常將“不要”掛在嘴邊, 好像在時時考驗父母的耐性。 為什麼會這樣呢?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步寶寶學走時的內心世界, 理解他的發展和感受, 用耐心陪伴他們度過學走期!!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萌發出更強的自我意識, 要在短短2年內學習很多基本生活能力, 同時會發現世界比他所想像得更大, 更複雜, 也容易產生挫折感, 因此渴望父母給予更多的關愛。  

學步期3大特徵

進入學步期也就是1歲之後, 寶寶開始經歷人生第一個反抗期,

Advertisiment
此時不僅擁有永無止境的好奇, 也有著不斷探索的欲望。 而最讓父母頭疼的就是寶寶的反抗行為, 他似乎總想通過反抗來證明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A.總是在拒絕

大部分寶寶都喜歡說“不要”。 請注意, 這個“不要”並不是單純意味著反抗, 它對於寶寶建立自我意識因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為當自己的要求受到限制或禁止時, 要如何堅持“不要”的念頭, 並且說出理由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有時寶寶鬧情緒主要是因為不瞭解情況、感受到挫折而焦躁, 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和寶寶溝通, 表示理解他的心情, 引導寶寶說出心中的真實想法, 即使把情緒消化掉。  

B.凡事都要自己來

為了追求獨立自主, 寶寶可能會有一些危險動作,

Advertisiment
堅持自己過馬路、自己喝熱湯、拿剪刀剪紙等。 這都是寶寶學習自律與自控的表現, 在安全無憂的情況下, 告訴他應該注意的事項, 讓他自己去嘗試即可。 至於難度太高、能力尚且不及的事情, 就先耐心地教寶寶正確完成任務的方式, 再慢慢放手。  

C.需要規範和指引

學步期寶寶很需要父母明確規範的引導, 因為沒有限制地自由是不安全的, 也是不健康的。 無限制的自由不但不會給寶寶帶來快樂, 反而讓他感到茫然與心慌。 這個時期正是寶寶建立生生護常規的關鍵期, 他就像一塊海綿, 吸收力極佳, 渴望自主也追求秩序感。 父母必須明確、具體地去引導寶寶, 如衣服怎麼穿、鞋子怎麼擺, 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 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習榜樣。

Advertisiment

學步期2項建議

排除危險

當寶寶開始自己走路, 並且能夠自由運用雙手拿東西時, 仿佛離危險就更近了。 因此, 請從改變家中擺設做起, 建立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 為寶寶創造一個探索的樂園。

陽臺或窗臺:如果家中陽臺或窗戶沒有圍欄, 或陽臺欄杆的高度在85釐米以下、欄杆橫向間隔在10釐米以上, 就容易導致危險發生。

家中擺設:家中擺設物的位置不應妨礙寶寶學習行走, 應將具有危險性的物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高處, 並且留意傢俱是否有棱角, 如果有就加上防撞軟墊。

門窗:寶寶容易在開關門時發生夾傷, 使用防夾軟墊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窗簾和繩子, 應卷起至寶寶夠不著的高度。  

培養能力

為寶寶改善居家空間,

Advertisiment
不僅僅是出於安全的考慮, 更要帶給寶寶一個可以學習、施展能力的場所。

客廳:放一組適合寶寶的小桌椅。

飯廳:放一個寶寶能夠幫忙準備食物或用餐的小桌子。

廚房:準備一個寶寶踏上去就能摸到水槽的凳子, 要注意安全。

廁所:準備專屬寶寶的小馬桶。

浴室:在洗手櫃旁放一個矮櫃, 裡面放上寶寶的盥洗用具, 讓他自己能夠拿到。

臥室:擺放矮床, 讓寶寶能自由上下床。

陽臺:放一個高度適合寶寶的晾衣架, 讓他幫忙洗衣服後可以自己晾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