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子大脾氣,麻麻該如何應對

孩子有時候心裡彆扭, 但不知道該如何跟父母傾訴, 又或者覺得說不出口, 心裡煩悶, 就容易發脾氣, 這是孩子宣洩負面情緒的方式之一。 孩子發脾氣, 這是自我意識的萌芽表現。 父母在面對孩子發脾氣時, 不要表現的不耐煩, 也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阻止他, 而是要細心觀察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對症下藥。

小寶已經一歲了, 可是媽媽發現他最近總是喜歡發脾氣, 動不動就不高興。 比如他坐在地上玩的時候, 媽媽怕他著涼, 就說了他一句, 結果小寶就發起脾氣大哭大鬧;在外面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也容易發脾氣,

Advertisiment
只要其他小朋友跟他搶玩具, 或者不給他玩, 他就會打人, 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了, 媽媽對於他這種一點就炸的脾氣頭疼得不行, 不知道以前好好的小寶怎麼會突然變成這樣。

媽媽察覺到小寶脾氣變差的原因是由一件事引起, 小寶突然生病了, 可是去醫院檢查卻顯示身體健康。 這讓媽媽想起前段時間小寶也病了, 由於病的很厲害, 爸爸媽媽心疼小寶, 那段時間就對他百依百順, 幾乎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很有可能就是那段時間的溺愛導致小寶脾氣越來越大, 甚至會裝病來博得同情。 這是個非常壞的徵兆, 小寶媽媽非常苦惱。

小孩子為何大脾氣?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 父母會非常擔心孩子, 因此就會從各個方面對孩子特別關注,

Advertisiment
孩子能明顯感受到他一生病, 父母就會給他更多關心和愛護, 這些都是平常孩子最需要的關愛。 一旦病好了, 父母也就會恢復正常, 不再像生病期間那樣寵著他, 孩子這時候會感受到明顯的落差, 心裡會有失落感, 只能通過發脾氣來緩解內心的失落, 以及引起父母的注意, 正如上面的小寶一樣。

孩子發脾氣, 家長如何引導?

父母在平時要給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和愛護, 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兩次的生病就對他過多地寵愛, 這樣會讓孩子在病癒之後感受到巨大的落差, 反而會導致孩子容易鬧情緒。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發脾氣時, 不要一味用哄、抱、親等簡單幼稚的做法,

Advertisiment
而是要積極的引導他, 給他講道理, 讓他明白自己的要求是無理的。

孩子發脾氣是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 父母要善於疏而不是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