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子上吐下瀉怎麼辦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心頭肉, 所以寶寶一旦出現不舒服的症狀, 媽媽都會十分心疼。 夏天細菌滋生, 孩子喜歡玩耍, 這就很容易導致發生消化不良等胃腸病。 那麼, 小孩子上吐下瀉怎麼辦?到了夏天, 媽媽們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飲食起居, 瞭解小孩子上吐下瀉怎麼辦, 讓孩子過一個健康的夏天。

小孩子上吐下瀉怎麼產生的?

上吐下瀉發燒主要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引起, 以前兩者多見, 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節的嬰幼兒腹瀉80%由病毒感染引起, 以輪狀病毒最常見, 其次有星狀和杯狀病毒、腸道病毒,

Advertisiment
包括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腸道腺病毒等。

2、細菌感染:大腸桿菌、空腸彎麴菌、耶爾森菌、沙門菌等。

3、真菌:致腹瀉的真菌有念珠菌、麴菌、毛黴菌, 小兒以白色念珠菌多見。

4、寄生蟲:常見為藍氏賈第鞭毛蟲、阿米巴原蟲和隱孢子蟲等。

小孩子上吐下瀉怎麼辦?

腹瀉時儘管嬰兒食欲不好或者拒食, 仍要堅持餵食, 此時腸道功能雖然降低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 為維護小兒腸道功能及部分滿足其對能量的需求, 每日攝入食物的總量不應低於嬰兒每日需求量的70%。

1、對母乳餵養兒, 不必停食或減食, 嬰兒想吃就可以吃餵奶。

2、牛奶或混合餵養兒, 每次奶量可減少1/3, 另外加飲料如葡萄糖鹽水、稀澱粉液。 如果減量後小兒不夠吃,

Advertisiment
則維持原量或者略減量, 但將其中牛奶量或奶粉量減少1/3, 稀釋後餵食。

3、停止學習吃新的輔食, 病情較重者甚至暫停所有的輔食, 待腹瀉稍呈穩定時再添加已經接受了的容易消化的輔食, 一定要從少量開始, 慢慢增加食量, 觀察消化及腹瀉情況, 穩定數日後再考慮加量。 要注意少增加脂肪量, 原添加的魚肝油和鈣劑也可暫停。

4、充分供給液體, 用含鹽類的葡萄糖或稀澱粉液在兩次餵奶之間餵食, 可防止和減輕脫水和酸中毒的危害。 目前所使用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 按其說明配成液體, 每千克體重50 毫升、較重者80 毫升、分多次用匙餵食完。 如沒有上述口服補液鹽, 可在200毫升涼開水中加入1克食鹽以補充水分。

Advertisiment

5、防止營養不良, 在腹瀉恢復期, 每天要增加1次進食或在食物中加入脂肪或植物油, 以彌補患兒在腹瀉時本來應該攝入的能量和營養物質。

6、多數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引起, 抗生素是無效的。 但中藥對恢復消化道功能卻有良好作用。

7、寶寶上吐下瀉最好是做一下便常規化驗, 如果正常就不必擔心, 多給寶寶喝水, 儘量要少食多餐, 奶粉要減少濃度, 最好是給寶寶喝米湯不會增加腸胃負擔。

小編認為:造成孩子上吐下瀉的原因有很多, 媽媽們應該瞭解小孩子上吐下瀉怎麼產生的, 也要瞭解小孩子上吐下瀉怎麼辦, 做好疾病的預防。 如果有症狀發生, 媽媽們一定要帶孩子及時就醫, 不要忽視疾病的危害, 避免疾病給孩子帶來的嚴重危害。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