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嬰兒為何總是哭鬧?

剛剛來到世上的嬰兒與父母間的磨合還不夠默契。 此時, 如果孩子出現任何異樣的表現都會使全家亂作一團, 甚至出現全家驚惶。 嬰兒哭鬧就是一種常引起家庭擔憂的一種現象。 雖然, 大家都知道嬰兒偶爾哭鬧可以鍛煉孩子的肺功能, 但是頻繁哭鬧又是為何――孩子饑餓所致, 還是其它所致?下面通過3個實例向家長介紹嬰兒常見頻繁哭鬧的原因。

例1、 剛剛滿月的強強來到醫院是為了例行檢查。 孩子生長發育非常好, 其體重還有些超重。 一個接受母乳餵養的嬰兒長成這樣, 我們真的應該表揚一下媽媽。

Advertisiment
可是媽媽的臉上並未掛著喜悅。 其原因是媽媽正在發愁自身母乳是否能繼續保持孩子接下來的正常生長發育, 因為媽媽已感到自己的母乳有些撐不住了。 每1-2小時一次的母乳餵養使媽媽幾乎筋疲力盡。 細細詢問得知,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 孩子每1-2小時就會哭鬧, 通過摟抱、搖晃、更換尿布等方式都沒有得到安撫嬰兒的明顯效果。 只有母乳餵養才使孩子逐漸安靜。 因此, 全家認為媽媽的母乳開始告急。

身體檢查顯示, 孩子發育正常, 只是腸內積氣明顯, 腸蠕動極為活躍。 家長也附和道, 每天孩子要排很多氣。 大便次數可達10次。 其實, 大便量較多的排便只有3次。

例2、 已2個月的縈縈從月子裡開始就睡覺不踏實, 只有家長懷抱時才能睡的較為安穩。

Advertisiment
即使孩子睡熟了, 只要放到床上, 就很快驚醒, 接著就是劇烈的哭鬧。 有時孩子還會綣著身體哭鬧, 非常向大人腹痛時的樣子。 家長非常不解孩子為何不能自己躺在床上踏實睡覺, 而且為何突然出現劇烈的哭鬧?

檢查顯示孩子一切正常, 通常只是腸內氣體過多, 腸蠕動非常快。 輕輕順時針按摩腹部, 孩子就會排氣。 而且, 還發現孩子腹臥時相對比較安靜。

例3、 由於媽媽母乳不足, 從3個月開始就給孩子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配方奶粉。 剛開始幾天, 混合餵養非常順利。 但是近來, 用奶瓶餵養變成越來越困難。 孩子一接觸奶瓶就會哭鬧, 而且相當劇烈。 起初媽媽認為孩子可能不喜歡飲用某個品牌的奶粉,

Advertisiment
可是更換幾種牌子的奶粉後, 也沒什麼成效。 為此, 媽媽帶孩子來到醫院希望接受醫生的指導。

經檢查, 孩子腸內氣體並不很多, 而且孩子在未進食配方奶時, 很少劇烈哭鬧。 與上述兩個實例不同。 家長提供到, 孩子每天排便3-4次, 有時大便中似乎帶血絲。 經過檢查, 孩子每次所排大便都有肉眼血絲或陽性的潛血。

嬰兒在出生頭4-6個月容易出現嬰兒腸絞痛的現象。 嬰兒腸絞痛的定義是生長發育正常的嬰兒, 生後頭幾個月內出現每天哭鬧累計3小時以上, 每週至少出現3天以上, 連續超過3周的一種以腸脹氣為主的現象。 屬於生長發育中的一種良性問題。 如果不去刻意干預, 出生後4-6個月內可自行緩解。 對於哭鬧較為嚴重的嬰兒,

Advertisiment
可以採用5種姿勢緩解嬰兒哭鬧――緊緊包裹嬰兒;輕輕搖晃嬰兒;對著嬰兒耳朵有節律地吹哨;將孩子置於腹臥;還有誘導孩子吸吮安撫奶嘴或實際餵養。 這就是國外流行的“5S”方法。

例1提及的嬰兒就是通過頻繁接受餵養得到安撫的, 但是頻繁餵養可出現餵養過度。 不僅媽媽非常勞累, 而且孩子也會體重過重, 甚至超重。 所以, 我們建議媽媽不要遇到孩子哭鬧就進行餵養。 滿月的孩子每天接受7-8次餵養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過早哭鬧, 應該想到腸絞痛。 可以順時針按摩孩子的腹部, 或保持孩子臥位。 幾天後, 媽媽回復我, 初見成效。 每次按摩孩子腹部都會促使一定的排氣。 每次排氣後孩子就會安靜一段時間。 孩子每次餵養次數減少了,

Advertisiment
安撫後睡眠也增多了, 媽媽的母乳似乎也充足了。

例2提到嬰兒的媽媽也試圖採用了安撫孩子的方法, 但收效不大。 於是, 開始給孩子服用二甲基矽油口服液, 每次10滴, 一天3次, 餵奶前服用。 服用幾天藥物後, 也初步得到了安撫嬰兒的效果。

嬰兒腸絞痛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嬰兒消化道的神經控制能力不夠健全。 從口腔至肛門這一連續的消化道, 應該一致協調地進食、消化、吸收和排泄。 其各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神經控制。 這些階段性神經控制作用, 應該得到大腦中樞的統一調控。 可是, 嬰兒的大腦往往發育不夠成熟, 還不能很好地整合各階段神經對消化道的控制。 對於腸道就會出現有些階段的腸道蠕動較快, 有些階段的腸道蠕動較慢。在各階段銜接處出現類似絞結的效果,出現腸內氣體多,但不易排出形成腹痛。隨著嬰兒的逐漸成熟,大腦發育到4-6個月時,已能很好調控整個消化道,這種現象就可自行消失。

但是,消化道受到損傷時也會引起嬰兒哭鬧。對於小嬰兒主要就是食物過敏。由於胃腸發育不夠成熟,腸道內菌群尚未健全,腸道粘膜細胞間縫隙較大及嬰兒免疫系統發育偏差等眾多原因都會出現嬰兒出現食物過敏。最主要的食物過敏就是牛奶。嬰兒配方奶粉就是由鮮牛奶加工而成,其中含有牛奶蛋白。越早給嬰兒提供牛奶蛋白,過敏的機會越多。

牛奶蛋白可對嬰兒口腔黏膜、腸黏膜等造成損傷。這樣,孩子進食配方奶粉時就會哭鬧,而且大便中也會帶一定的血液,說明腸道受到了損傷。正如例3 的嬰兒,進食配方奶就會哭鬧,大便中也帶血。對於這種情況,立即停止餵養配方奶粉。如果母乳不足,可加用氨基酸配方粉(比如:紐康特)。一般3個月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換成深度水解的配方粉(比如:紐太特或藹兒舒)。再過3-6個月後,換成部分水解的配方奶粉(比如:能恩超級金盾)。這樣特殊配方粉的治療要持續將近1年。在使用特殊配方奶粉治療的同時,還可給嬰兒添加益生菌製劑,改善腸道菌群的組成。

4-6個月以內嬰兒出現頻繁、反復的哭鬧,主要原因為腸絞痛。由於腸絞痛為生長發育中的良性問題,家長大可不必驚惶。通過5s方法的安撫可以獲得一定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用二甲基矽油滴劑。對於還不能獲得效果的嬰兒,應該考慮過敏,主要是添加配方奶後的牛奶蛋白過敏。換用氨基酸配方粉,可以治療性地診斷牛奶蛋白過敏。堅持逐漸改換配方粉加用益生菌治療,獲得腸道對食物,特別是牛奶的良好耐受。

提示:

嬰兒頻繁哭鬧的常見原因除了嬰兒腸絞痛外,還應考慮牛奶蛋白過敏。

有些階段的腸道蠕動較慢。在各階段銜接處出現類似絞結的效果,出現腸內氣體多,但不易排出形成腹痛。隨著嬰兒的逐漸成熟,大腦發育到4-6個月時,已能很好調控整個消化道,這種現象就可自行消失。

但是,消化道受到損傷時也會引起嬰兒哭鬧。對於小嬰兒主要就是食物過敏。由於胃腸發育不夠成熟,腸道內菌群尚未健全,腸道粘膜細胞間縫隙較大及嬰兒免疫系統發育偏差等眾多原因都會出現嬰兒出現食物過敏。最主要的食物過敏就是牛奶。嬰兒配方奶粉就是由鮮牛奶加工而成,其中含有牛奶蛋白。越早給嬰兒提供牛奶蛋白,過敏的機會越多。

牛奶蛋白可對嬰兒口腔黏膜、腸黏膜等造成損傷。這樣,孩子進食配方奶粉時就會哭鬧,而且大便中也會帶一定的血液,說明腸道受到了損傷。正如例3 的嬰兒,進食配方奶就會哭鬧,大便中也帶血。對於這種情況,立即停止餵養配方奶粉。如果母乳不足,可加用氨基酸配方粉(比如:紐康特)。一般3個月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換成深度水解的配方粉(比如:紐太特或藹兒舒)。再過3-6個月後,換成部分水解的配方奶粉(比如:能恩超級金盾)。這樣特殊配方粉的治療要持續將近1年。在使用特殊配方奶粉治療的同時,還可給嬰兒添加益生菌製劑,改善腸道菌群的組成。

4-6個月以內嬰兒出現頻繁、反復的哭鬧,主要原因為腸絞痛。由於腸絞痛為生長發育中的良性問題,家長大可不必驚惶。通過5s方法的安撫可以獲得一定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用二甲基矽油滴劑。對於還不能獲得效果的嬰兒,應該考慮過敏,主要是添加配方奶後的牛奶蛋白過敏。換用氨基酸配方粉,可以治療性地診斷牛奶蛋白過敏。堅持逐漸改換配方粉加用益生菌治療,獲得腸道對食物,特別是牛奶的良好耐受。

提示:

嬰兒頻繁哭鬧的常見原因除了嬰兒腸絞痛外,還應考慮牛奶蛋白過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