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走路姿勢與疾病的關係

俗話說:“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這說明一個人的站、坐、走的姿勢要規範且準確, 如果不準確, 就會引起某些疾病, 或者可能存在著某些疾病, 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長的充分注意, 應該從小培養, 及時糾正站和走的姿勢, 以利於小兒健康成長。

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 骨骼未完全發育成熟, 如果站立或行走不當, 會引起某些骨骼畸形, 我們要求小兒站立時要有站相, 即頭要稍微抬起, 兩眼平視, 挺胸收腹, 臀部不要過分後翹, 這樣既有利於胸廓發育, 使胸部充分擴張, 促進呼吸和血液迴圈, 又讓人感到小兒精神抖擻;反之,

Advertisiment
站立時彎腰屈背, 不抬頭挺胸, 不僅影響胸部擴張, 造成肌肉緊張, 而且讓人感到小兒不健康。

確實, 不健康的身體會表現出不正常的走路姿勢。 例如有的小兒走路左右搖晃, 行走如鴨子樣, 俗稱“鴨步”, 要懷疑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小兒, 也可有這樣的表現。 有些小兒走路時過分昂首挺胸, 步態搖晃, 俗稱“將軍步態”, 下蹲時兩腿不能併攏, 追問病史往往有頻繁的臀部肌內注射針劑病史, 此時要高度懷疑為臀肌攣縮。 有嚴重佝僂病的小兒, 也易走路不穩, 左右搖晃, 而且有下肢骨骼的畸形。 遇到上述情形, 家長應帶孩子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