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落枕推拿

1 小兒落枕推拿:伸縮頸部

具體手法:

做這個動作時坐著和站著都可以, 只要是上半身保持直立狀態即可。

抬頭挺胸, 先將頸部向上伸, 盡可能伸到身體做能承受的最大範圍, 到不能再伸長的時候儘量往下縮, 下巴儘量靠近脖子, 縮到不能再縮短時, 再向上伸, 這個動作可以連續做二十次。

這樣能夠有效防止頸部肌肉發生粘連, 有效改善頸部不適程度。

注意:

剛開始伸脖子的時候要慢慢來不要一下子用力過大。

因為是小兒落枕, 這個動作並不能很好的自主完成, 需要家長説明寶寶提伸頸部。

2 小兒落枕推拿:旋轉頸部

具體手法:

Advertisiment

家長坐在椅子上, 先將小孩子頸部向左轉動, 身體還是保持直立狀不要跟著轉;

轉到身體可以承受的最大幅度時兩眼看左肩膀, 保持五秒鐘左右後用同樣方法轉向右邊, 看右肩膀, 左右各做20次。

這個運動方法能夠活動頸部經絡, 讓頸部氣血通暢。

3 小兒落枕推拿:輕揉頸部

具體手法:

將上衣的領扣解開, 儘量坐在不透風處以免頸部再次著涼。

將兩手掌摩擦生熱, 頸部儘量往上伸, 用溫熱的手掌在脖子處輕輕搓揉, 運用指腹的力量。

動作先由輕緩到慢慢加快, 力度也可以適當調整加重少許, 直到按摩到脖子局部發熱即可。

4 小兒落枕推拿:左右歪頭

具體手法:

做這個動作時坐著站著都可以, 兩臂放鬆下垂,

Advertisiment
頭先向左歪, 身體保持直立狀, 兩臂自然下垂;

左耳儘量貼靠左肩, 然後再將頭向右歪, 右耳儘量貼靠右肩, 左右歪頭20次。

5 小兒推拿注意事項

1、小兒推拿適用物件為9周歲以內的小兒。

2、給小兒推拿時, 應選擇避風、避強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內應保持清靜、整潔, 空氣清新、溫度適宜。 推拿後注意避風, 忌食生冷。

3、推拿時家長要保持雙手清潔, 摘去戒指、手鐲等飾物。 指甲要常修剪, 剛剪過的指甲, 一定要用指甲銼銼平。 冬季推拿時雙手宜暖。

4、小兒過饑或過飽, 均不利於按摩療效的發揮。 在小兒哭鬧之時, 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 再進行推拿。

5、小兒皮膚嬌嫩, 按摩時切勿抓破小兒皮膚。 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質,

Advertisiment
以防推拿時皮膚破損。

6、小兒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勻、柔和、輕快、持久。

7、在施行手法時要注意小兒的體位姿勢, 原則上以使小兒舒適為宜, 並能消除其恐懼感, 同時還要便於操作。

8、小兒推拿的禁忌證有:骨折、創傷性出血;皮膚破損、皮膚潰瘍;燒傷、燙傷;急性、烈性傳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9、每次給孩子推拿最好只針對一個毛病, 如果保健和治療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雜, 會影響最終效果。

10、最後一點,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小兒推拿治療前, 必須有明確的診斷。 如果家長不能肯定, 請先送醫院就診!

小兒推拿手法的操作順序:

一般先頭面, 次上肢, 再胸腹腰背, 最後是下肢;也可先重點, 後一般;或先主穴, 後配穴。

“拿、掐、捏、搗”等強刺激手法,

Advertisiment
除急救以外, 一般放在最後操作, 以免小兒哭鬧不安, 影響治療的進行。

小兒推拿手法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 小兒推拿一次總的時間為10—20分鐘。 但是由於病情和小兒年齡的不同, 在推拿次數和時間上也有一定的差別。

年齡大、病情重, 推拿次數多, 時間相對長。 反之, 次數少, 時間短。 一般每日1次, 重症每日2次。

需長時間治療的慢性病7天至10天為1個療程。 1個療程結束後, 可休息數日, 然後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治療。

6 哪些情況不宜推拿

1、發燒不宜捏積

除了小兒推拿外, 近些年捏積也備受家長們的歡迎。 不過很多家長對於小兒捏積的適應證可能並不清楚。

捏積的手法其實也是由中醫的推拿手法發展而來。 有些家長在孩子發燒時,

Advertisiment
會選擇為孩子捏積來治療。 對此, 發燒時, 千萬不能用捏積的方法來治療, 因為捏積應屬於補法”, 多是針對孩子脾胃不好、厭食、積滯等情況, 有實火的小兒不能使用此法。

2、皮膚易過敏的小兒不宜穴位貼敷

相對來說, 貼敷是較為簡便的保健療法, 選取穴位不同針對的疾病也不相同。 不過, 皮膚易過敏的小兒則不宜貼敷, 因為他們的皮膚過於嬌嫩, 無法耐受藥物的刺激, 易於產生蕁麻疹等皮膚反應, 影響到治療的效果。 另外, 與成人一樣, 孩子穴位貼敷也要嚴格對照適應證。

一般來說, 孩子貼敷要在半小時以上才會起效, 建議以兩小時為上限。 如果孩子皮膚特別敏感, 出現燒灼感、疼痛等不適反應則須提前取下。 值得提醒的是, 貼敷當日如出現發熱、流涕、咳嗽、腹瀉等症狀,也不宜貼敷。出現這種情況時,可將貼敷時間推後一次,同樣有療效。

貼敷當日如出現發熱、流涕、咳嗽、腹瀉等症狀,也不宜貼敷。出現這種情況時,可將貼敷時間推後一次,同樣有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