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腹瀉的藥物選擇注意幾點

小兒腹瀉, 是以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徵, 屬中醫的“泄瀉”範疇, 因小兒臟腑嬌嫩, 形氣未充, 脾胃虛弱, 無論內傷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腎 虛寒等, 均易引起腹瀉。 本病最易耗傷氣液, 重症者可引起傷陰、傷陽或陰陽俱傷之危重證候;遷延日久不愈, 常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疳積等慢性疾患。 治療原則以調理脾胃為主, 佐以利濕。 非處方中成藥選用應按以下幾型辨治:

1. 若見腹脹腹痛、瀉前哭鬧、瀉後痛減、瀉下酸臭、狀如敗卵、矢氣、口臭納呆、嘔吐、夜臥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者, 此為食滯內傷,

Advertisiment
治宜消食化積, 和中止 瀉。 可選用加味保和丸(由白術、茯苓、陳皮、厚樸、枳實、枳殼、香附、山楂、神曲、麥芽、法半夏組成), 每次2~3克, 每日2~3次;也可選用小兒消食片 (雞內金、山楂、神曲、麥芽、檳榔、陳皮), 每次2片(0.3克/片), 每日3次。

2. 若見泄瀉清稀、多夾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發熱、鼻塞、流清涕、輕咳、口不渴、舌苔白潤、脈浮者, 此為寒濕泄瀉, 治宜疏風散寒, 化濕祛邪。 可選用 藿香正氣水(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葉、茯苓、半夏、白術、陳皮、厚樸、桔梗、甘草), 每次3~5毫升, 每日2次。 劑型還有丸、顆粒、片、膠囊等可供選 用。

3. 若見大便如水樣、內夾不消化食物、色綠或黃、或有少許黏液、腹部時感疼痛、肛門灼熱發紅、或伴噁心嘔吐、口渴、尿少黃、舌紅苔黃膩、指紋紫者,

Advertisiment
此為濕熱泄 瀉, 治宜清熱利濕。 可選用葛根芩連片(葛根、黃芩、黃連、甘草), 每次1~2片, 每日2~3次。 其它劑型有微丸、口服液、膠囊、沖劑等可供選用;亦可選用 香連片(黃連、木香)或黃連素片等治療。

4. 若患兒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常於食後作瀉、色淡不臭、水穀不化、帶有白色奶塊或食物殘渣、面色蒼白或萎黃、睡時露睛、神倦、舌淡苔薄白、脈沉無力者, 此為 脾虛泄瀉, 治宜健脾止瀉。 可選用參苓白術散(人參、山藥、茯苓、白術、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每次2~3克, 每日2~3次。 其它劑型有 片、沖劑、口服液等可供選用;亦可選用人參健脾丸治之。

5. 若見久瀉不止、食入即瀉、類質清稀、完穀不化、形寒肢冷、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寐後露睛、舌淡苔薄白、脈微細者, 為脾腎陽虛泄瀉,

Advertisiment
治宜溫中散寒, 健脾止瀉。 可選用附子理中丸(附子、黨參、白術、乾薑、甘草), 每次3克, 每日3次。 其它劑型有片、合劑可供選用。

患兒平素應注意飲食衛生, 忌食不潔之物, 飲食要定時、定量。 加強戶外活動, 適時增減衣物, 避免感受外邪。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評估小兒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你好,腹瀉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如如進食過多,對某物過敏,受涼,引起腸胃紊亂。感染性的常見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若病原體沒能去除,病情容易反復。建議您帶小孩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 [詳細答案]

  • 1回答

    枇杷花放入冰糖煮水有治療小兒腹瀉的作用嗎

    你好,考慮是有一定治療作用的,但是如果給孩子吃了之後效果不明顯的話,就需要帶孩子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確診病因,積極對症治療了。 [詳細答案]

  • 3回答

    有什麼治療小兒腹瀉的偏方?

    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所以有的偏方只是適合某些寶寶。建議媽媽採用中藥外用和內服的方法相結合,媽媽可以去醫院買些苦參,堅持每天用來煮水給寶寶洗澡一次,或者只是清洗患處;然後再買些金銀花,用來泡熱水給... [詳細答案]

  • 4回答

    求治療小兒腹瀉的良方~~~~

    你好,治療小兒腹瀉,首先要注意給小孩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上要注意假如之前是母乳餵養的要繼續餵養,並且鼓勵進食,假如開始進食輔食的,要以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為主。假如寶寶的腹瀉症狀沒能得到改善,要儘快帶... [詳細答案]

  • 1回答

    按摩治療小兒腹瀉的方法哪些?

    時值夏季,嬰幼兒腹瀉明顯增多。從中醫角度來看,嬰幼兒,特別是一歲以內的嬰兒出現腹瀉多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致,運用小兒推拿治療可收到較好療效。對父母來說,小兒推拿是種操作簡單、治療方便的選擇。 在此...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