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腦癱的治療方法

小兒腦癱是指由於出生前、出生時、嬰兒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症, 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 可伴有智力落後及驚厥發作、行為異常、感覺障礙及其他異常。 一旦寶寶患有小兒腦癱, 家長也不用過分絕望, 只要護理得當, 寶寶還是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究竟小兒腦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是怎樣?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兒腦癱的治療方法

主要採用藥物、康復、手術三位一體的治療方法。

1、康復理療

(1)康復治療按摩:嬰兒撫觸、全身及局部按摩;

Advertisiment

(2)針灸治療:

①普通針刺:治療以健腦益聰, 化瘀通絡為原則。 以督脈及足少陽、足陽明經穴及夾脊穴為主。

主穴:百會、四神聰、夾脊、懸鐘、足三裡、合穀;

配穴:肝腎不足者, 加肝俞、腎俞;心脾兩虛者, 加心俞、脾俞;痰瘀阻絡者, 加膈俞、血海、豐隆;語言障礙者, 加通裡、廉泉、金津、玉液;頸軟者, 加天柱;上肢癱者, 加肩髃、曲池;下肢癱者, 加環跳、陽陵泉;腰部癱軟者, 加腰陽關。

操作:主穴用毫針補法或平補平瀉法;主穴可分為二組, 即夾背穴為一組, 其餘穴為一組, 隔日交替使用。 每日1次, 每次留針30分鐘或用速刺法, 不留針。 配穴按虛樸實瀉法操作。

②頭針法:選額中線、頂顳前斜線、頂旁1線、頂旁2線、頂中線、顳後線、枕下旁線。 用1.5寸毫針迅速刺人帽狀腱膜下,

Advertisiment
然後將針體與頭皮平行, 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區, 留針2—4小時, 留針時可以自由活動, 隔日1次。

③穴位注射法:選大椎、足三裡、陽陵泉、曲池、合穀。 用10%葡萄糖注射液、維生素B1、B12注射液等, 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 隔日1次。

④耳針法:選枕、皮質下、心、腦、腎、肝、脾、神門。 毫針刺, 或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3)功能和智力訓練:以鮑氏提出的“0—3歲早期干預大綱”為指導, 針對疾病損傷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礙, 制定不同的診療方案, 進行感知、視聽、語言、記憶和動作訓練, 結合嬰兒操綜合治療。

(4)心理治療:與患兒交談, 觀察其情緒、心理、興趣, 進行誘導和啟發, 調整病態心理, 通過遊戲、音樂開發智力。

(5)運動療法:減重步態訓練、Bobath法、Bojta法、上田療法、 作業療法、平衡功能訓練、感覺統合治療、文體療法等。

Advertisiment

(6)高壓氧治療。

(7)物理療法:興奮治療儀、腦迴圈治療儀、數碼導平治療儀、近紅外線、複合式多功能薰蒸等。

(8)水浴療法:渦流、氣泡浴療、水中運動療法。

2、藥物:

(1)西藥:腦活素、胞二磷膽鹼, A型肉毒毒素, 腦苷肌肽, 巴氯酚、安定、丹曲林鈉(由於鎮靜的不良反應, 依從性不好, 停藥後反跳, 近年已較少使用)。

(2)中藥:六味地黃丸等。

3、手術:腱膜松解術, 選擇性周圍神經部分切斷術, 後跟腱腱滑動延長術, 股直肌遠端轉移術等。

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

因為腦癱的發病機制各不相同, 臨床上常表現為不同腦區受累的特徵。 根據相應的臨床特點, 腦癱可分為多種類型。

1、手足徐動型

主要病變部位集中在錐體外系, 常常表現為四肢、頭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蟲樣”不自主運動。

Advertisiment
緊張、興奮時加重, 安靜時減輕, 入睡後多動消失。

多動症狀在進行有意識的動作時尤為明顯, 如取拿物品時不能順利接觸該物品, 而是上肢高舉或伸向後方, 搖動, 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動增多, 表情怪異。 協同運動能力極差。 由於顏面肌肉、舌肌及發聲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語言障礙。 單純手足徐動型腦性癱瘓常肌張力減低, 腱反射不亢進, 亦無病理反射。 但本型常與痙攣型共同存在。

2、痙攣型

腦癱患兒大多數屬於這種類型的。 也是最為常見的臨床類型。 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折刀樣”增高, 以屈肌張力增高為主, 下肢內收肌群尤為顯著。 患兒雙大腿外展困難, 膝部屈曲不易伸直, 腓腸肌收縮而致跟腱攣縮。

Advertisiment
豎立抱起時兩下肢伸直、內收並內旋, 兩腿交又呈剪刀狀。 行走時呈“剪刀狀”痙攣性癱瘓步態, 足尖著地。 上肢表現為肘、腕關節屈曲。 受累肢體呈典型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腱反射亢進, 病理反射陽性。

根據受累部位的不同, 痙攣型腦性癱瘓又可分為四肢癱、偏癱、三肢癱及單癱等。 其中以四肢癱或偏癱較為多見, 其他類型少見。

3、共濟失調型

這種類型較少見, 主要表現為小腦病變體征, 常見眼球震顫, 辨距不良, 步態不穩、搖晃及意向性震顫等。 肌張力偏低, 腱反射不亢進。

4、其他類型

(1)強直型:主要表現為鉛管樣或齒輪狀肌張力增高等錐體外系症狀, 腱反射不亢進。

(2)肌張力低下型:表現為肌張力低下, 但腱反射存在或亢進。

(3)震顫型: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與錐體外系受累有關。

5、腦性癱瘓患兒常由於較廣泛的腦損傷引起,故合併其他神經系統異常者較為常記。例如,25—80%的患兒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兒合併癲病,並有少數病例合併語言障礙或感知覺及行為異常等。

小兒腦癱的原因

l、低體重兒(小於2500g):包括早產未成熟兒,足月小樣兒。

2、先天性異常: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發育異常,在四肢性癱瘓的腦癱病人中53%與先天性異常有關;在非四肢性癱的腦癱病人中,35%是先天性發育不良所致。

3、腦缺血缺氧:在腦癱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產傷所引起,導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親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貧血、休克或吸毒、藥物過量等;

(2)胎盤因素: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盤壞死或胎盤功能不良等;

(3)臍帶血流阻斷:如臍帶脫垂、壓迫、打結或繞勁等;

(4)分娩過程異常:如臀位產、滯產、手術產(產鉗)或應用麻醉藥等;

(5)新生兒因素:除窒息外,還有許多心肺功能異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呼吸窘迫綜合症、周身迴圈衰竭、紅細胞增多症。

4、核黃疸:為腦癱重要原因,隨著國產醫學的進步,核黃疸引起腦癱的比例下降。

小兒腦癱的護理

保護要適當:對患兒不過分保護,不憐憫,不放棄,不與其他孩子作比較,小兒腦癱護理要多鼓勵患兒參加遊戲和活動。

教育要持久:小兒腦癱護理教育要持之以恆,語言的矯治和訓練是長期而艱苦的,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有所收穫才能給有語言障礙的腦癱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鼓勵患兒說話:小兒腦癱護理應多表揚,鼓勵患兒發聲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樹立說話的信心;當患兒發聲時,要立即回應,多啟發他表達想說的話,千萬不要批評和指責患兒。

多鍛煉:父母不要因為與患兒說話得不到回應就喪失信心,小兒腦癱護理應利用各種機會跟患兒說話;做遊戲時與患兒一起進行呼吸和發聲訓練,寓教於樂,引起患兒對訓練的興趣。

當好榜樣:當患兒有了較好的軀幹控制重視能力影響與進食能力很貴時,成功可以開始許多語言訓練了,交談時要與患兒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過高,會使患兒全身過度伸展,不利於發音。

小兒腦癱康復訓練

專家總結的小兒腦癱康復訓練方法:

1、翻身訓練:讓患兒體會側臥位的感覺,這也是誘導孩子翻身的一個模式,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翻身的能力。

2、智力訓練: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讓腦癱孩子與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避免心理障礙。

3、坐起訓練:通過單手提拉和支撐進行坐起的訓練。

4、爬行訓練:爬行運動是直立運動的基礎,腦癱患兒進行爬行訓練,不僅能改善上下肢的運動功能,而且可使患兒的上下肢動作變得協調,運動和姿勢顯得更對稱。爬行訓練的基本條件是患兒在俯臥位時可抬頭,以及在患兒掌握了用雙上肢可負重的基礎上。

5、語言訓練:語言治療不僅要對那些有語言障礙的患兒進行有聲的語言治療,還要説明不能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患兒建立一種代償性☆禁☆交流方式。語言治療要在嚴格的評定基礎上進行,常用訓練的方法:遊戲療法,手勢符號的訓練,未學會語言符號患兒的訓練,語言符號,詞彙的擴大,詞句訓練,表達訓練。

6、抬頭訓練:用手輕輕扶助頭部,讓孩子感受正確的體位。

7、頸部訓練:讓孩子趴在床上,迫使孩子進行頸部肌肉的訓練。

8、肢體訓練:進行肢體旋轉鍛煉,一隻手放在肩膀上,另一隻手放在胯骨上,向相反方向擰著持續壓迫!

如何預防小兒腦癱

1、出生前的預防

(1)實行婚前保健:普及產前篩查,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進行性衛生、生育和遺傳病知識的指導;有關婚配、生育等問題的諮詢及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提出醫學意見。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產前檢查;增加營養;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等。避免產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藥,不接觸X線、化學毒物品等。加強孕晚期勞動保護,減少早產。

2、圍產期的預防

(1)提高農村地區住院分娩率,加強產兒科醫生產時監護。

(2)合理使用縮宮素,普及新生兒新法復蘇技術。

(3)避免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出生。

(4)預防窒息和顱內出血。

(5)防治高膽紅素血症。

3、出生後的預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①實行住院分娩。

②注意保護新生兒的皮膚。

③保持新生兒臍部的乾燥、清潔。

④密切觀察黃疸的消長。

⑤注意觀察前囟。

⑥實行母乳餵養。

(2)建立高危兒檔案,開展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定期體檢(1—2月1次)同時,做Vojta姿勢反射檢查。

(3)正確對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腦積液用於檢查,以瞭解疾病的性質和病情,為正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從而減少顱內疾病後遺症的發生。為此家長應密切配合,共同為患兒的健康負責。

(4)預防高熱驚厥的發生。

(3)震顫型: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與錐體外系受累有關。

5、腦性癱瘓患兒常由於較廣泛的腦損傷引起,故合併其他神經系統異常者較為常記。例如,25—80%的患兒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兒合併癲病,並有少數病例合併語言障礙或感知覺及行為異常等。

小兒腦癱的原因

l、低體重兒(小於2500g):包括早產未成熟兒,足月小樣兒。

2、先天性異常: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發育異常,在四肢性癱瘓的腦癱病人中53%與先天性異常有關;在非四肢性癱的腦癱病人中,35%是先天性發育不良所致。

3、腦缺血缺氧:在腦癱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產傷所引起,導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親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貧血、休克或吸毒、藥物過量等;

(2)胎盤因素: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盤壞死或胎盤功能不良等;

(3)臍帶血流阻斷:如臍帶脫垂、壓迫、打結或繞勁等;

(4)分娩過程異常:如臀位產、滯產、手術產(產鉗)或應用麻醉藥等;

(5)新生兒因素:除窒息外,還有許多心肺功能異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呼吸窘迫綜合症、周身迴圈衰竭、紅細胞增多症。

4、核黃疸:為腦癱重要原因,隨著國產醫學的進步,核黃疸引起腦癱的比例下降。

小兒腦癱的護理

保護要適當:對患兒不過分保護,不憐憫,不放棄,不與其他孩子作比較,小兒腦癱護理要多鼓勵患兒參加遊戲和活動。

教育要持久:小兒腦癱護理教育要持之以恆,語言的矯治和訓練是長期而艱苦的,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有所收穫才能給有語言障礙的腦癱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鼓勵患兒說話:小兒腦癱護理應多表揚,鼓勵患兒發聲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樹立說話的信心;當患兒發聲時,要立即回應,多啟發他表達想說的話,千萬不要批評和指責患兒。

多鍛煉:父母不要因為與患兒說話得不到回應就喪失信心,小兒腦癱護理應利用各種機會跟患兒說話;做遊戲時與患兒一起進行呼吸和發聲訓練,寓教於樂,引起患兒對訓練的興趣。

當好榜樣:當患兒有了較好的軀幹控制重視能力影響與進食能力很貴時,成功可以開始許多語言訓練了,交談時要與患兒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過高,會使患兒全身過度伸展,不利於發音。

小兒腦癱康復訓練

專家總結的小兒腦癱康復訓練方法:

1、翻身訓練:讓患兒體會側臥位的感覺,這也是誘導孩子翻身的一個模式,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翻身的能力。

2、智力訓練: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讓腦癱孩子與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避免心理障礙。

3、坐起訓練:通過單手提拉和支撐進行坐起的訓練。

4、爬行訓練:爬行運動是直立運動的基礎,腦癱患兒進行爬行訓練,不僅能改善上下肢的運動功能,而且可使患兒的上下肢動作變得協調,運動和姿勢顯得更對稱。爬行訓練的基本條件是患兒在俯臥位時可抬頭,以及在患兒掌握了用雙上肢可負重的基礎上。

5、語言訓練:語言治療不僅要對那些有語言障礙的患兒進行有聲的語言治療,還要説明不能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患兒建立一種代償性☆禁☆交流方式。語言治療要在嚴格的評定基礎上進行,常用訓練的方法:遊戲療法,手勢符號的訓練,未學會語言符號患兒的訓練,語言符號,詞彙的擴大,詞句訓練,表達訓練。

6、抬頭訓練:用手輕輕扶助頭部,讓孩子感受正確的體位。

7、頸部訓練:讓孩子趴在床上,迫使孩子進行頸部肌肉的訓練。

8、肢體訓練:進行肢體旋轉鍛煉,一隻手放在肩膀上,另一隻手放在胯骨上,向相反方向擰著持續壓迫!

如何預防小兒腦癱

1、出生前的預防

(1)實行婚前保健:普及產前篩查,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進行性衛生、生育和遺傳病知識的指導;有關婚配、生育等問題的諮詢及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提出醫學意見。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產前檢查;增加營養;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等。避免產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藥,不接觸X線、化學毒物品等。加強孕晚期勞動保護,減少早產。

2、圍產期的預防

(1)提高農村地區住院分娩率,加強產兒科醫生產時監護。

(2)合理使用縮宮素,普及新生兒新法復蘇技術。

(3)避免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出生。

(4)預防窒息和顱內出血。

(5)防治高膽紅素血症。

3、出生後的預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①實行住院分娩。

②注意保護新生兒的皮膚。

③保持新生兒臍部的乾燥、清潔。

④密切觀察黃疸的消長。

⑤注意觀察前囟。

⑥實行母乳餵養。

(2)建立高危兒檔案,開展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定期體檢(1—2月1次)同時,做Vojta姿勢反射檢查。

(3)正確對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腦積液用於檢查,以瞭解疾病的性質和病情,為正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從而減少顱內疾病後遺症的發生。為此家長應密切配合,共同為患兒的健康負責。

(4)預防高熱驚厥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小兒腦癱的治療難度大嗎?

    很多腦癱寶寶的家長經常打聽或互相交流哪裡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法,資訊來源五花八門,不乏魚目混珠的機構,花了冤枉錢,更耽誤了孩子的病情。每個腦癱孩子的病情都是不一樣的,治療主要根據功能障礙的類型、程度,合... [詳細答案]

  • 1回答

    腦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腦癱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藥物治療法。可以讓患者口服或注射有關藥物,如腦神經營養藥、肌肉鬆弛藥、活血藥等。此外,還要讓患者適當補充多種維生素。還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刺療法(肌張力高的腦癱慎用)...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肺炎一般治療:一定要在正規機構治療。大多數肺炎都是在門診接受治療,在家裡還要監測生命體征,體溫呼吸,掌握病情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有異物及時處理。對症治療:降溫處理,不是高燒的話以物理降溫為主,若降...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遺尿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小兒遺尿的治療治療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還是根據孩子的病因來治療。如果孩子因為疾病導致遺尿,如寄生蟲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通過治療解除病因後,遺尿問題很快能改善;如果孩子是因為內分泌的原因,可以用點精氨酸...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盜汗的治療方法

    交感神經緊張引起。心臟病、糖尿病或睡眠時呼吸不順暢,因身體內在的壓力促使交感神經始終處在緊張狀態,寶寶也會出現“夜睡盜汗”或是“手腳出冷汗”等現象。應對辦法:父母可以帶寶寶到兒科診所或醫院檢查,聽聽...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