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細菌性痢疾的照護寶典

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夏季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 因為夏季的高溫容易導致細菌孳生, 進而使環境受到感染, 各種食物也成了細菌傳染的“中轉站”, 兩者交叉影響之下, 寶寶更容易患腸道傳染病。

細菌性痢疾

病症特點

細菌性痢疾是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腸道傳染病, 以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及黏液膿血便為特徵, 稱為赤痢或紅白痢, 以夏秋季最為多見, 小兒發病率較高。 菌痢患者和帶菌者是本病的傳染源, 痢疾桿菌從糞便中排出後, 可直接或間接(通過蒼蠅等)污染食物、飲水、食具、日常生活用具和手等,

Advertisiment
再經口傳染給健康人群。

治療照護

1。 選用抗生素

抗生素儘量口服, 不能口服時選擇肌肉注射。 家長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可自己記錄寶寶的體溫、呼吸、心率和面色等, 觀察大便次數、性質和量, 同時也應注意小便量, 及時留取大便做常規化驗及細菌培養, 如發現寶寶病情加重應及時通知醫生。

2。 隔離消毒

寶寶患有細菌性痢疾時, 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是最重要的。 寶寶的餐具可在開水中煮沸消毒, 一般煮15~20分鐘即可。 寶寶的嘔吐物、糞便要用5%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並加蓋2小時後再倒入下水道或糞池, 寶寶的尿布和襯褲也要煮過或用開水浸泡15分鐘後再洗。

3。 肛門護理

寶寶大便有裡急後重時, 可讓大便直接解在尿布上,

Advertisiment
不要讓寶寶坐起來解便, 這樣可防止肛門直腸脫垂。 每次大便後要用溫水洗淨寶寶的臀部, 並用鞣酸軟膏塗于肛門周圍的皮膚上, 防止紅臀。

4。 確定腹瀉程度

要確定腹瀉有沒有造成脫水, 可以每天幫寶寶量體重, 大原則是體重沒有減輕就不必擔心。 如果寶寶的體重減輕了5%(例如原來10千克重的寶寶, 體重減輕了0.5千克), 則表示有輕微脫水, 應該及時與醫生聯繫。 體重快速減輕比緩慢減輕更令人擔憂。 寶寶在一天內減輕了0.5千克比在一周內減輕0.5千克要嚴重得多。

Tips 脫水的徵兆

輕微到中度脫水

·體重減輕5%

·仍然愛玩, 但比以前安靜

·嘴部乾燥, 哭泣時眼淚較少

·排尿次數比平常減少

嚴重脫水

·體制減輕5%~10%

·嗜睡或極度煩躁不安

Advertisiment

·眼睛下陷

·前囟門下陷(1歲以下的寶寶)

·嘴部乾燥, 沒有眼淚

·皮膚乾燥、蒼白、有皺褶

·排尿次數減少(每天只有幾次或更少)

·尿液呈暗黃色

積極預防

1。 必須注意飲食衛生

食品必須新鮮清潔, 不吃變質、腐爛的食物, 存放在冰箱的食物不能過久, 熟食應再次加熱再吃, 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用流動的水清洗乾淨, 最好再用開水燙洗一遍再喂給寶寶。 特別要注意的是, 冷飲在細菌性痢疾的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夏季不讓寶寶吃冷飲不易操作, 但是一定要注意冷飲的衛生, 不要讓寶寶隨便喝小攤上的飲料, 也不要在馬路上吃冰棒和霜淇淋, 特別是風大時, 落在冰棒上的灰塵都常帶有病菌。

2。 消滅蚊蠅

夏天家裡要儘量消滅蚊蠅,

Advertisiment
讓寶寶便後飯前要徹底清洗雙手, 並且改掉吃手的壞習慣。

3。 杜絕成人傳染

成人也能被傳染細菌性痢疾, 但是成人的疾病表現往往很輕微, 有時可能僅有輕度的腹瀉, 可是此時亦具有傳染性, 可將細菌傳染給寶寶。 所以, 成人的傳染性也不容忽視。 如果家裡有大人患有菌痢, 應及時治療並遠離寶寶, 以免寶寶被傳染。

Tips

如果哺喂母乳, 在寶寶生病期間不需要停止。 如果哺喂配方奶則需根據腹瀉的情況選擇停止進食。 如果只是輕微的腹瀉, 則要停止給予所有的乳製品、果汁及高脂肪食物。 如果腹瀉情形嚴重(每2小時出現一次水狀、噴射型大便), 停止給予所有的食物、奶水、配方奶及果汁。 在停止進食12~24小時後, 開始恢復進食稀釋的配方奶,

Advertisiment
即一半配方奶、一半口服電解質溶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