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小兒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發育

 小兒粗大動作的發育包括:

(一)抬頭與翻身 1個月時的小兒, 在俯臥位時, 略微能抬一下頭, 時間非常短暫。 到了2個月時, 已能抬頭與床面成45度角, 到了3個月時可呈90度角, 在坐位時能豎頭。 與此同時, 小兒能在俯臥位與側臥位之間轉換, 并迅速發展到能自由地翻身。

(二)坐 在5個月左右, 小兒在扶坐下能挺直軀干, 但獨時小兒身體前傾, 能上身挺直穩定地獨坐要在6-7個月之間。

(三)爬 于新生兒期在俯臥位時, 小兒已有反射性的匍匐動作, 到了2個月左右, 開始出現交替踢腿動作, 在3-4個月時即能用雙上臂支撐起上身,

Advertisiment
于7-8個月之間能使上身離開地面, 8個月時能用兩上肢向前爬, 但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爬, 而是在地上滑行。 到了1周歲前后才能熟練地手膝并用作四肢爬行。

(四)站、走與跳 在5-6個月時扶著小兒的兩腋下, 小兒的下肢已可負重, 在興奮時可出現上下跳躍動作。 在8個月左右可以做到扶站。 到10個月時能在攙扶下走幾步。 約在11個月許, 已基本能獨站。 大多數小兒在15-18個月時能夠獨自行走。 于2歲左右掌握雙足雙跳及獨足立的技能。 3歲時能自由地兩腳交替上下樓梯。

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涉及手指功能的成熟)

手指功能的發育也有一定的規律。 首先是尺側的動作發育, 然后是橈側, 最后是手指功能的發育。 取物時, 先是四指與掌心的對捏,

Advertisiment
然后再發育到用拇指與食指拈物。 先以抓取為主, 隨后才有有意識的松手。 一般而言, 小兒從3個月起開始出現一種手的不隨意的撫摸動作, 5個月以后才出現帶有一定隨意性的動作。 5個月手指的分工要到半年以后才出現。

按年齡手功能的發育進程簡述如下:

1個月:兩手捏拳, 刺激后握得更緊。

2個月:兩手依然呈握拳狀態, 但緊張度逐漸降低。

3-4個月:能將雙手放到面前觀看并玩弄自己的雙手, 出現企圖抓握東西的動作。

4個月:能在拇指的參與下抓住物體。

5個月:能抓到一手距離之內的物體。

6-7個月:能在雙手間有意識地準確地傳遞物體。

8個月:能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抓取物體。

9-10個月:能用拇指與食指拈取物體。

10個月:能主動松手放棄手中的物體。

Advertisiment

10-12個月:能握筆涂鴉, 會幾頁幾頁地翻書。

2歲:能疊6-7塊方木, 逐頁翻書。

2-3歲:能疊8塊方木, 臨摹畫直線。

3歲:能疊9-10塊方木, 臨摹畫"o"和"+"。

4歲:能自己穿衣, 畫正方形及簡單的人。

5歲:能寫簡單的字, 畫人的部位增多。

6歲:能畫三角形以及房屋、汽車、花草等。

你的孩子發育是否正常可以用上述標準測一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