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冬進補需防過猶不及

一般上講秋冬季節是我們補身體的絕佳時刻, 因為氣溫不高, 我們的代謝不高, 沒什麼食欲, 吸收的營養物質易於貯存, 進補的效果相對來說也較其他季節為佳。 但是, 不少爸爸媽媽們愛子心切, 盲目給孩子服用滋補品, 結果不但未能起到預期的作用, 還造成副作用, 甚至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應當特別注意。

現在, 市場上補益類藥物一般分為兩種, 一方面是類似:蜂乳、蜂醬、雞胚、蠶蛹、雙寶素、人參蜂皇漿等的滋補品。 在服用早期, 一些孩子會食欲增加, 生長加速, 個頭拔高。 但這類補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

Advertisiment
會促使性發育功能提前啟動, 以致使8歲以下的女孩和10歲以下的男孩出現性☆禁☆早☆禁☆熟現象。 另外, 小兒長期大量服用滋補品, 不僅會揠苗助長導致性☆禁☆早☆禁☆熟, 而且還會造成終身身材矮小。 因此, 此類滋補品除特殊情況外, 一般不宜小兒服用。 另一類則是補益類中藥配方。 但如果服用不當, 也會出現不良反應, 如食欲不振, 腹部脹悶不適, 腹瀉或便秘;也有的流鼻血, 咽幹舌燥, 喉嚨痛;有的甚至過早出現肥胖、高血壓以及性☆禁☆早☆禁☆熟, 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一般認為存在以下情況的小兒可以適當進補:

(1)小兒變得非常瘦、面黃、沒什麼食欲, 腹脹、便秘, 稀爛等脾胃功能虛弱者。

(2)體質虛弱、自汗盜汗, 經常患氣管炎、肺炎者。

(3)冬令為哮喘病的緩解期,

Advertisiment
可不失時機地進補。 (4)患慢性病或急性病後體質虛弱者, 或生長發育遲緩者。 實際上, 以上除體質虛弱及生長發育遲緩外, 均應以調理, 而非補益為主。

總之, 健康小兒不必進補, 尤其是嬰幼兒、急性病尚未痊癒、慢性病活動期等, 更不宜進補。 至於小兒的進補原則, 爸爸媽媽們認為應側重於脾胃, 脾胃虛弱者自不待言, 即便是其他情況也應該注意顧護脾胃。 因為小兒稟賦薄弱, 只靠後天(脾胃)填充先天為主, 使其在發育過程中改善虛損。 脾胃健運, 心肺自強, 精、氣、神俱旺, 足可祛病強身。 健脾時也不能僅用補脾藥物, 因為補藥甘甜易滿中膩胃。 還有些小兒脾虛易伴食滯, 因此宜於加入行氣導滯之品。 另外, 採取中藥配方要比單純的滋補品更能照顧全面,

Advertisiment
並避免單純滋補造成的不良反應。

總結:不少爸爸媽媽們愛子心切, 盲目給孩子服用滋補品, 結果不但未能起到預期的作用, 還造成副作用, 會出現不良反應, 如食欲不振, 腹部脹悶不適, 腹瀉或便秘;也有的流鼻血, 咽幹舌燥, 喉嚨痛;有的甚至過早出現肥胖、高血壓以及性☆禁☆早☆禁☆熟等現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