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盜汗的食療方法及按摩手法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都會有盜汗的情況, 他們經常在入睡後出汗, 這讓他們很是困擾, 面對這種情況, 人們通過了一些盜汗食療來治療這種症狀, 那麼盜汗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食療方, 讓大家瞭解一下盜汗有何食療方法。

在醫學上, 人們在睡眠中出汗, 醒了之後就停止的這種症狀稱作盜汗。 它是一種病症, 需要通過方法來治療,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盜汗的相關內容以及盜汗的食療方法。

專家表示,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 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 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證。

Advertisiment
盜汗的病人, 有的一入睡即汗出, 有的入睡至半夜後汗出。

盜汗指的是入睡後汗出異常, 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 中醫認為, 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 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 若盜汗日久不愈, 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

盜汗的原因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出現盜汗有可能是因為氣虛造成的。

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 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 可用補中益氣東加減方來調整, 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 心悸少寐, 宜補血養心, 以歸脾東加減方來治療;如果是陰虛體質引起, 身體出現燥熱症, 也會有盜汗的情況, 此時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來改善, 又陰虛火旺的盜汗, 五心煩熱, 宜滋陰降火,

Advertisiment
用之以當歸六黃東加減方, 但仍建議由中醫師鑒別診斷後, 再服藥改善。

盜汗分為兩種, 一種是屬生理性的;一種屬病理性的。 現代醫學認為, 小兒代謝旺盛, 活潑好動, 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 屬生理現象。 證名, 出自《金匱要略。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又稱寢汗。 指入睡後出汗, 醒後即止。 多屬虛勞之症, 尤以陰虛者多見。 詳見虛勞盜汗、陰虛盜汗條。 中醫的說法是“陰虛則盜汗”, “陽疲勞則自汗”。

盜汗的症狀有哪些?

盜汗的病人, 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 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 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 出的汗量, 相差很大。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 可以將盜汗分為三種類型, 分別是輕型、中型和重型。

1、輕型盜汗

輕型盜汗的病人,

Advertisiment
多數在入睡已深, 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 汗出量較少, 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 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 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2、中型盜汗

中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 甚則可使睡裝濕透, 醒後汗即止, 揩拭身上的汗液後, 再入睡即不再出汗。 這種類型的盜汗, 病人常有烘熱感, 熱作汗出, 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3、重型盜汗

重型盜汗的病人, 汗液極易泄出。 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 即有汗夜大量湧出, 汗出後即可驚醒, 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 再入睡可再次汗出。 出汗量大, 汗液常帶有淡鹹味, 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 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

Advertisiment
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 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 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 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 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 五心煩熱, 顴紅, 頭暈, 消瘦, 疲乏不堪, 尿色深, 尿量少, 大便乾燥。

盜汗可引發哪些疾病?

有些人認為, 盜汗是體虛的表現, 只要多吃一些“補”的東西就可以了。 專家提醒, 盜汗的背後有時可能伴發某些疾病, 如不及時檢查明確病因, 就會延誤治療。

1、甲亢

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 分泌過多的甲狀腺素, 代謝率增高, 表現為神經興奮性增高, 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可出現怕熱、多汗, 也有夜間盜汗者。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交感神經興奮, 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

Advertisiment
血糖代謝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3、結核

盜汗是結核病中毒症狀之一, 是由於結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刺激中樞神經系統, 導致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結果。

4、腫瘤

盜汗也是腫瘤病人的常見症狀之一。 此外, 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征、低血糖症、系統性紅斑狼瘡、心內膜炎等疾病以及術後體虛、精神緊張、心理壓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盜汗。 但大部分盜汗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 其發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所致。

盜汗的自我調養方法

中醫認為, 盜汗多由於陰虛火旺、迫汗外泄或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 若日久不愈, 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汗為心液”, 若盜汗長期不止, 易耗傷心陰。所以,盜汗者應積極治療,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

1、治療原發疾病

確診為甲亢、糖尿病、結核、高血壓等疾病者,應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疾病。避免經常感冒,以免體虛衛表不固而誘發自汗盜汗。

2、加強鍛煉

加強必要的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以增強體質。

3、調整起居環境

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患者的被褥、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以保持乾燥,並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忌熬夜,以免動火傷陰而加重盜汗。

4、注意飲食宜忌

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對自己病症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療調養方法。多吃些養陰補益的食物,如百合、蓮藕、蓮心、銀耳、血糯、山藥、黑豆、大棗等。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辛溫助熱的食物,如胡椒、肉桂、狗肉、羊肉等。多食些養陰清熱的新鮮蔬菜。勿飲酒。

5、服中藥需辨證

盜汗以陰虛及陰虛火旺者多見,但也有氣陰兩虛、心陰虛、心脾兩虛等的差別,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辨證選用適合自己的中成藥或中藥湯劑。

治療盜汗的食療方法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藥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芪二蜜飲

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藥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3、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淨,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4、參苓粥

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5、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6、銀耳紅棗湯

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7、煆龍骨、煆牡蠣

取3-5錢煎服,每天一次。

8、剁椒蠶豆炒雞蛋

6枚雞蛋、新鮮蠶豆。先將新鮮蠶豆稍微切小一點,雞蛋攪拌均勻。開火將鍋燒熱,將蠶豆、蔥花都倒入雞蛋液裡,撒點鹽。鍋中倒油燒到七成熱,倒入調好味道的雞蛋液,等雞蛋液稍微成型開始攪碎翻炒。最後加入剁椒,翻炒片刻即可。

治療盜汗穴位按摩方法

1、三陰☆禁☆交

位置:腳內踝上3寸。

功能:活化腎、肝、脾氣血。

主治:眼睛浮腫、臉部黃褐斑、月經不調、盜汗。

2、血海穴

位置:膝蓋內側上2寸。

功能:調理氣血循環。

主治:盜汗、皮膚瘙癢、月經不調。

易耗傷心陰。所以,盜汗者應積極治療,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

1、治療原發疾病

確診為甲亢、糖尿病、結核、高血壓等疾病者,應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疾病。避免經常感冒,以免體虛衛表不固而誘發自汗盜汗。

2、加強鍛煉

加強必要的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以增強體質。

3、調整起居環境

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患者的被褥、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以保持乾燥,並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忌熬夜,以免動火傷陰而加重盜汗。

4、注意飲食宜忌

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對自己病症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療調養方法。多吃些養陰補益的食物,如百合、蓮藕、蓮心、銀耳、血糯、山藥、黑豆、大棗等。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辛溫助熱的食物,如胡椒、肉桂、狗肉、羊肉等。多食些養陰清熱的新鮮蔬菜。勿飲酒。

5、服中藥需辨證

盜汗以陰虛及陰虛火旺者多見,但也有氣陰兩虛、心陰虛、心脾兩虛等的差別,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辨證選用適合自己的中成藥或中藥湯劑。

治療盜汗的食療方法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藥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芪二蜜飲

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藥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3、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淨,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4、參苓粥

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5、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6、銀耳紅棗湯

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7、煆龍骨、煆牡蠣

取3-5錢煎服,每天一次。

8、剁椒蠶豆炒雞蛋

6枚雞蛋、新鮮蠶豆。先將新鮮蠶豆稍微切小一點,雞蛋攪拌均勻。開火將鍋燒熱,將蠶豆、蔥花都倒入雞蛋液裡,撒點鹽。鍋中倒油燒到七成熱,倒入調好味道的雞蛋液,等雞蛋液稍微成型開始攪碎翻炒。最後加入剁椒,翻炒片刻即可。

治療盜汗穴位按摩方法

1、三陰☆禁☆交

位置:腳內踝上3寸。

功能:活化腎、肝、脾氣血。

主治:眼睛浮腫、臉部黃褐斑、月經不調、盜汗。

2、血海穴

位置:膝蓋內側上2寸。

功能:調理氣血循環。

主治:盜汗、皮膚瘙癢、月經不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