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症狀及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

搶你褲褲 小兒支氣管炎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 見於深秋及寒冬。 由感染(細菌、病毒)、刺激(物理、化學)、變態等所引起氣管及支氣管黏膜的急性反應, 分急、慢性。 成人多見腺病毒或流感病毒, 兒童則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

急性支氣管炎起病急, 可有畏寒、低熱、頭痛、鼻寒、流涕、噴嚏、咽痛、聲嘶等感冒症狀。 以後出現咳嗽, 初始為刺激性乾咳, 後有黏痰或膿性痰, 少數人痰中帶血, 一般持續3~5日後逐漸好轉, 有時咳嗽可能持續2~3周。 肺部可聞及幹性或濕性羅音, 咳嗽後羅音減少或消失。 少數病兒可有白細胞增高,

Advertisiment
提示為細菌感染或合併感染。 過敏性者在鼻涕和痰液內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 X線檢查大多正常, 或僅見肺紋理增粗。

慢性支氣管炎常伴有呼吸道反復感染和變態疾病, 有長期吸煙或吸入刺激性氣體、煙霧、粉塵史, 咳嗽或咳痰可延續3個月以上。 兩肺可有散在性幹性或濕性羅音, X線檢查可見有下肺紋理增加, 呈條狀或網狀。 如併發肺氣腫時, 則兩肺透亮度增強, 兩側膈肌低位。

小兒支氣管炎的治療與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原則相同, 不再贅述。

(一)中醫治療

1.湯藥

(1)風寒咳嗽型:咳嗽聲重較急, 痰白清稀, 鼻塞流涕, 惡寒無汗, 咽癢, 發熱或不發熱, 頭痛, 苔薄白, 脈浮。 用杏仁、半夏、荊芥各6克, 前胡、蘇葉各10克, 麻黃3克, 生薑3片。

Advertisiment
水煎沮服, 每日2次, 每日1劑。

(2)風熱咳嗽型:咳痰不爽, 痰黃稠粘, 口渴咽痛, 鼻流濁涕, 發熱頭痛, 有汗, 舌苔微黃, 脈浮數。 用桑葉、菊花、連翹、枇杷葉各10克, 杏仁、前胡、桔梗、黃芩各6克。 水煎, 每日1劑, 分2次服。

(3)熱痰壅肺型:咳嗽痰多, 稠粘難咯出, 發熱面赤, 目赤唇紅, 煩躁不安, 小便黃少, 大便乾燥, 苔黃, 脈滑數。 用麻黃3克, 生石膏15—20克, 杏仁、黃芩、前胡、蘇子各6克, 川貝母、瓜萎仁各10克, 萊菔於5克。 水煎, 每日1劑, 分2次服;必要時可每日2劑。

(4)痰飲咳嗽型:咳嗽, 痰多色白而粘, 容易咳出, 胸脘痞悶, 食欲不振, 苔白膩, 脈滑或濡滑。 用半夏、橘紅、杏仁、白術、茯苓、太子參各10克, 蘇孑6克, 白芥子、細辛各1.5克, 生薑3片, 大棗3枚。 水煎, 每日1劑, 分2次服。

(5)陰虛燥咳型:咳嗽日久, 乾咳無痰或少痰, 口渴咽幹,

Advertisiment
或潮熱盜汗, 手足心熱, 舌質稍紅, 苔少或無苔, 脈細數。 用百部、沙參、知母、杏仁、枇杷葉、前胡各10克, 紫菀、烏梅各6克, 青黛3克。 水煎, 每日1劑, 分2次服。

2.中成藥

(1)桑菊感冒片, 或銀翹解毒片, 每日2次, 每次3片, 周歲內兒酌減。

(2)川貝枇杷糖漿, 每日2次, 每次5毫升。 或養陰清肺膏, 每日2次, 每次5—10毫升。 周歲內兒酌減。

(3)銀黃口服液, 每日2—3次, 每次5毫升。

(二)西醫治療

1.咳嗽:複方甘草合劑, 每歲每次1毫升, 每日3次。 劇咳:咳必清5歲以上每次6.25—12.5毫克。

2.咳痰不暢:氯化銨每日每公斤20—60毫克, 分4次, 口服。

3.高燒不退:新諾明幹糖漿, 2—5歲一次1/2包, 6—12歲一次1~2包, 一日3次口服。 或乙醯螺旋黴素片, 每日每公斤體重20—30毫克, 分4次口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