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誤區!媽媽要注意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肺炎,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原發性非典型肺炎”, 肺炎支原體最為常見。 這種疾病會引起流行感染, 嚴重的支原體肺炎也可導致死亡。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症狀一般表現為:

支原體肺炎的症狀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潛伏期大約為2-3周, 大多患兒起病不甚急, 有發熱、厭食、咳嗽、 畏寒、頭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狀。 體溫在37~41℃, 大多數在39℃左右, 可為持續性或弛張性, 或僅有低熱, 甚至不發熱。 多數咳嗽重, 初期乾咳, 繼而分泌痰液(偶含小量血絲)。 還出現噁心,

Advertisiment
嘔吐的不適感及短暫的斑丘疹或蕁麻疹。 一般嬰兒無呼吸困難表現, 但患者可有喘鳴及呼吸困難。

體征依年齡而異, 年長兒往往缺乏顯著的胸部體征, 嬰兒期叩診可得輕度濁音, 呼吸音減北, 有濕性羅音, 有時可呈梗阻性肺氣腫體征。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治療與一般肺炎的治療原則基本相同, 採取綜合治療措施。 包括一般治療、對症治療、抗生素的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以及肺外併發症的治療等5個方面。

治療最主要的是呼吸道隔離。 由於支原體感染可造成小流行, 且患兒病後排支原體的時間較長, 可達1~2個月之外。 嬰兒時期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在重複感染後才發生肺炎。 同時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 導致病情加重遷延不愈。

Advertisiment
因此, 對患兒或有密切接觸史的小兒, 應盡可能做到呼吸道隔離, 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對病情嚴重有缺氧表現者, 或氣道梗阻現象嚴重者, 應及時給氧, 給氧方法與一般肺炎相同。

爸爸媽媽要全力配合醫生的治療, 儘量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給寶寶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及足夠的液體。

治療的誤區

保持患兒口腔衛生及呼吸道通暢, 經常給患兒翻身、拍背、變換體位, 促進分泌物排出、必要時可適當吸痰, 清除粘稠分泌物。 小兒支原體肺炎並不可怕, 只要及時治療加上爸爸媽媽的悉心照料, 寶寶們會很快痊癒的!

小兒肺炎的治療認識誤區

許多家長對小兒肺炎的認識存在誤區, 最常見的是以下五種:

Advertisiment

誤區一:寶寶沒有發熱, 就不是肺炎

並不是所有肺炎患兒都會發熱, 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體、支原體性肺炎可無發熱或低熱現象。 尤其是新生兒若患有肺炎, 有可能會既沒有咳嗽也沒有體溫升高的症狀, 父母千萬不可忽視。

誤區二:抗生素靜脈輸液是最佳的選擇

雖然多數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 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真菌等病原體引起的, 或由過敏引起。 濫用抗生素類藥物, 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 還容易引起種種不良反應。 正確的做法是聽從醫生的分析, 選擇合適的藥物。

抗生素的副作用大

誤區三:治了2天了一點起色都沒有, 應該換一種藥物

其實有些治療並不是立竿見影的, 起效要有一定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原則上, 如果病情沒有惡化, 需配合醫生堅持用藥3天, 再評價療效, 頻繁換藥不利於疾病控制。

誤區四:抗生素副作用大, 如果孩子不再發燒, 咳嗽也好轉了就停掉。

需用多長時間抗生素, 應根據病情、病原、個體情況而定, 一定要聽從醫生指導, 忌不規則用藥, 用用停停會造成耐藥, 從而導致遷延性或慢性肺炎。

誤區五:關窗捂被, 擔心小兒受涼

室內空氣流通, 陽光充足, 可減少空氣中的致病細菌, 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作用, 因此應該勤開窗戶通風。 患兒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 過熱會使患兒煩躁, 導致呼吸急促, 加重呼吸困難。

小編總結:同時仔細觀察孩子有無胸凹陷(在吸氣時, 兩側肋骨邊緣處內陷隨呼吸起伏)。

Advertisiment
如果出現此情況, 則需馬上送孩子去醫院確診以便及時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