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手足口病積極預防是關鍵

春暖花開的季節之後, 便是豔陽高照的盛夏時分, 人們的心情想必會因為湛藍的天空和耀眼的陽光而開朗不少。 只是, 潮濕高溫的夏季帶來的惱人問題也不少, 為了讓媽媽們能在炎熱的氣候裡妥善照顧寶寶的身體健康, 本文特別針對夏季常見的各種疾病和皮膚問題, 幫助媽媽輕鬆搞定寶寶的夏日生活, 讓寶寶擁有一個健康、愉快的夏天。

手足口病

病症特點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症候群, 具有臨床表現多樣的特點, 多數表現較輕, 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

Advertisiment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 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腸道病毒71型等。

寶寶在感染病毒後3~5天發病, 初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 然後口腔黏膜出現直徑1~3毫米大小的帶有紅暈的水皰, 接著在舌、齒齦等處也出現水皰。 同時在手指、足趾側面、指甲周圍及手指屈面、掌、足底出現皮疹, 有時累及肛周及生☆禁☆殖☆禁☆器, 幾天後水皰乾燥結痂, 約一周左右消退。

治療照護

定時用溫水沖洗寶寶的口腔, 禁食冰冷或辛辣刺激食物, 不要給予很鹹的食物, 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 飲食要易消化, 吃一些清淡、質軟、溫性的飯菜, 多喝溫開水。 寶寶的皮膚、手腳要洗乾淨, 指甲剪短, 不要讓寶寶撓抓皮疹, 以免感染化膿, 對已破潰的皰疹可用龍膽紫塗抹。

Advertisiment
發燒的寶寶可口服退燒藥、維生素C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藥, 如板藍根、大青葉等, 亦可服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如清瘟解毒丸等。

積極預防

1。 若非必要, 在腸病毒高發季節, 盡可能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尤其是已經爆發感染的疫區。

2。 加強孩子的個人衛生, 勤洗手, 定期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消毒, 奶具、餐具要煮沸消毒。 將衣被曝曬, 室內保持通風。

3。 注意飲食衛生,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換衣, 餵奶前要清洗乳☆禁☆頭。

4。 家中有人感染腸道病毒時, 應予適當隔離以減少傳染機會。

Tips

醫生推薦了五步洗手法:濕、搓、沖、捧、擦。 家長應該掌握, 因為正確的洗手能有效降低病菌的傳染幾率。

第1步――濕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Advertisiment
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第2步――搓 手心、手背、指縫相對搓揉20秒。 掌心相對, 手指併攏相互摩擦;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 交換進行;掌心相對, 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 交換進行;彎曲各手指關節, 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 交換進行;搓洗手腕, 交換進行。

第3步――沖 用清水把手沖洗乾淨。

第4步――捧 用清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再關閉水龍頭。

第5步――擦 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擦乾或烘乾機烘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