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感冒不可輕視

家長看見孩子感冒了, 多半不太在意, 隨便買幾種“消炎藥”就給孩子吃了。 其實, 醫學專家提醒, 這種做法不可取。

對於感冒, 其實沒什麼特效藥, 要想治好感冒, 靜養是最重要的, 藥是在緩和症狀和防止體力消耗過大時才可使用。 孩子感冒尤其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 濫用抗生素不但對病毒無效, 對兒童身體的毒害性卻很大。

感冒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上呼吸道感染”。 成人每年會有2~6次感冒, 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 每年會發生6~9次, 尤其是上托兒所、幼稚園與學校的兒童,

Advertisiment
更容易被其他兒童傳染感冒。

病毒是感冒元兇

病毒是造成感冒的主要原因, 有多達200多種的病毒能引起感冒, 它們可以通過接觸患者的皮膚、分泌物或吸入患者的飛沫而傳染。

隨著年齡增長, 人體會逐漸對這些病毒產生免疫力, 因此青少年與成人發生感冒的頻率會比小時候降低很多。 不過, 如果經常待在室內、接觸其他患者或抵抗力較弱, 還是很容易發生感冒的。

併發症不容忽視

對大多數人而言, 感冒是一生中最常罹患的疾病。 因此, 許多人對感冒往往缺乏重視。 其實, 即便感冒不是大病, 卻也不能輕視, 因為感冒期間容易合併發生其他的感染, 包括鼻竇炎、急性中耳炎(兒童最為常見)、鏈球菌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Advertisiment
這些感染都需要馬上就醫治療。

如果兒童患者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 也應該趕快就醫, 如持續哭泣、嗜睡、發高燒超過3天、發冷或流汗、嘔吐或腹痛、嚴重頭痛、耳朵疼痛、呼吸困難等。

居家照顧要點

在罹患感冒時, 可採用一些簡單的居家照顧方法, 例如每天用加少量鹽的溫水清洗喉嚨數次, 或喝些溫的檸檬水加蜂蜜, 可減輕喉嚨疼痛與咳嗽。 用加少量鹽的溫水清洗鼻腔, 可以減輕鼻塞的症狀。

緩解症狀用藥建議

如果感冒患者沒有上述必須就醫的情形, 建議可購買以下藥品來改善症狀:

1. 退燒止痛的非甾體類抗炎藥。 如阿司匹林(8歲以下兒童不可使用)、對乙醯氨基酚與其他的非甾體類抗炎藥。 需要注意的是, 這些藥物可能會加重氣喘與消化性潰瘍的症狀。

Advertisiment

2. 減輕鼻子症狀的抗鼻充血藥物。 不要長期使用, 另外2歲以下兒童、甲狀腺機能亢進或高血壓患者不可使用。

3. 減輕流鼻水、打噴嚏的抗組織胺藥物。

4. 止咳藥和化痰藥。

自我照護正確觀念

首先, 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讓感冒不再復發。 其次, 感冒有病毒性和細菌性之分, 所以應該對症下藥, 選擇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及抗生素。

請注意, 如果您能看懂OTC藥物上的說明, 那就根據說明或醫師建議來服用。 如果您看不懂藥物說明, 或是有特殊體質、慢性疾病、同時服用其他藥物, 那麼請先諮詢醫師如何使用治療感冒的藥物, 這樣對健康比較有保障。

春季防流感

除了一般的感冒之外, 進入春季後, 更要特別小心流行性☆禁☆感冒,

Advertisiment
包括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都會引起流感。

流感主要是呼吸系統受到感染, 症狀比普通感冒更嚴重, 包括發高燒、發冷、乾咳、喉嚨痛、鼻塞、嘔吐、頭痛、肌肉酸痛僵硬等, 而且是突然發作, 患者往往無法正常上學或工作。 通常流感症狀會在7~10天內減輕, 但疲倦感卻可能持續數周, 其併發症包括腦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氣管炎等, 對老人、慢性病患者與免疫力低弱的人來說, 流感甚至可能致命。

如何打流感疫苗

每年9、10月是進行流感疫苗注射的時節。 流感疫苗有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兩種, 滅活疫苗對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安全可靠, 效果也較好, 可按說明應用。 減毒活疫苗主要適用于健康成人與少年兒童,

Advertisiment
孕婦禁用。

6~35個月的寶寶需要接種疫苗2次, 每次0.25毫升, 中間至少間隔4周。 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 特別是對雞蛋過敏的寶寶不能注射。 或者孩子有腹瀉、發熱、感冒等症狀, 即使很輕微, 也不能注射。

接種疫苗前應保證休息, 避免空腹接種。 接種完後, 要在醫院觀察20分鐘, 以防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 有些寶寶會出現低熱、頭痛、乏力等症狀, 個別的還會伴有皮疹、噁心、腹瀉等, 這些屬於正常現象, 注意讓孩子適當休息、多飲水, 1~2天后應會自動消失。 若局部反應較重或短時間內不消退者, 應儘快去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