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尿床是病嗎

長期以來很多家長並不認為尿床是一種病, 認為是孩子玩累了, 喝水多了或者認為孩子懶, 沒有養成良好習慣造成的, 認為長大了就會好, 其實除個別患兒能夠自愈外, 大部分孩子需要接受治療。

尿床的危害

長期尿床的患兒由於睡眠品質較差, 從而影響白天的活動, 部分患兒會被嘲笑、被排斥, 長期對患兒心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這些孩子通常性格內向, 缺乏自信心, 不愛與人交往, 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不敢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如夏令營、軍訓、旅遊等, 社會適應能力差, 並且由於長期照料患兒,

Advertisiment
家長疲憊不堪而對患兒的責備和懲罰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繼發性遺尿症也常因存在潛在疾病未能及時就診而延誤治療, 因此早期就診可以預防成長階段的痛苦和家庭負擔, 亦能早期發現潛在疾病。

什麼是小兒遺尿症?

正常幼兒在2-3歲已能控制排尿, 部分會超過3歲, 如於5歲後仍睡眠中發生不隨意的排尿, 並且不自主排尿≥2次/周, 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稱之為小兒遺尿症。 對膀胱充盈的覺醒反應是一個隨著年齡漸漸發育成熟的生理過程, 一般來說, 此過程的發育在幼兒2歲開始出現, 近5歲時接近完善, 由於膀胱充盈刺激可引起腦電波的改變, 使睡眠狀態轉入淺睡眠狀態, 終致覺醒。 因此, 正常兒童即使在睡眠中也不會發生尿床,

Advertisiment
而遺尿症患兒, 此種發育遲緩或發生障礙, 患兒在膀胱充盈時, 不能把膀胱充盈的刺激這一信號像正常人一樣傳遞給大腦皮質, 致使膀胱充盈到一定限度後逼尿肌產生收縮, 而患兒仍不覺醒, 出現尿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