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咽喉炎的病因,穴位按摩可治療

小兒咽喉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常繼發於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體炎之後。 當寶寶抵抗力下降或是接觸到不良的環境就很容易誘發咽喉炎, 那麼寶寶患了咽喉炎應該怎麼辦呢?乖乖網特地搜集整理了以下資料。

什麼是咽炎?

咽炎是指咽部粘膜、粘膜下組織和淋巴組織的感染性疾患。 常由鼻炎向下蔓延所致, 也可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 也有開始即發生於咽部者。 現代醫學把本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咽炎反復發作或由於環境中某些因素長期刺激可轉為慢性咽炎;其致病因素為病毒傳染,

Advertisiment
以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者最多;細菌感染, 以鏈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為主;或受粉塵、有害氣體的刺激;長期張口呼吸及鼻涕後流, 經常刺激咽部損傷咽粘膜而患病,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由風熱邪毒侵襲咽喉部, 或胃府素有鬱熱, 上沖咽喉, 或虛火上炎所導致。 常見症狀為急性咽炎起病較急, 初起時咽部乾燥、灼熱, 繼而出現咽痛, 吞咽唾液時往往比進食時更為明顯, 唾液增多, 全身症狀一般較輕, 可有發熱、頭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 轉為慢性咽炎後可見咽部呈慢性充血, 咽部可有各種不適感覺, 如發癢、灼熱、乾燥、異物感等。 分泌物粘稠, 常附於咽後壁。 聲音嘶啞, 常以晨起為重, 聲粗甚至失音。
Advertisiment

小兒咽喉炎的病因

1.生活因素

很多孩子的生活習慣不是很好, 例如不經常洗手, 經常挖鼻孔, 晚上睡覺前不刷牙等等, 專家表示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家長不能慣著孩子, 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樣不僅對他們的以後生活有利, 對他們的健康更有利。

2.環境因素

城市裡的孩子本來就要吸入過多的尾氣, 污染等等。 所以在家或學校的時候要保證孩子所在的房間空氣新鮮, 若開空調, 則需要定時的開窗更換新鮮空氣, 專家建議, 例如大霧等等天氣可以給孩子帶口罩出門。

3.其他因素

孩子患有其他的相鄰器官疾病, 例如鼻炎, 中耳炎, 而這個時候家長又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 因此誘發了小兒咽喉炎。

小兒咽炎的預防方法

1.生活要有規律,

Advertisiment
有節, 起居有常, 夜臥早起, 避免著涼。 在睡眠時, 避免吹對流風。

2.適當多吃梨、生蘿蔔、話梅等水果、乾果, 以增強咽喉的保養作用。

3.平時加強戶外活動, 多見陽光, 增強體質, 提高抗病能力。

4.保持口腔衛生, 養成晨起、飯後和睡前刷牙漱口的習慣。

5.注意氣候變化, 及時增減衣服, 避免感寒受熱。

6.在感冒流行期間, 儘量減少外出, 以防傳染。

兒童咽炎的治療方法

對症治療, 通暢大便, 多喝白開水。 發熱者應用抗生素(青黴素, 先鋒黴素)、磺胺類藥和抗病毒藥(如嗎啉雙胍、金剛胺、病毒靈等)。 局部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複方硼砂液漱口, 杜來芬、洗必太、薄荷片或含碘片含化, 或抗生素加激素霧化吸入。 中醫中藥治療:惡寒重,

Advertisiment
發熱輕, 無汗, 脈浮者可用麻黃湯內服。 發熱重, 惡寒輕者則有銀翹散內服, 亦可用牛黃解毒丸、解毒消炎丸、六神丸內服。 局部可用冰硼散或錫類散吹入咽中。 針刺頰車, 合谷, 少商或作下頜角封閉, 可使炎症消退, 止痛效果尤佳。

洗鼻法 

用4.5克不含任何添加物的純鹽兌500毫升清潔溫水。 將水灌入洗鼻壺中。 將洗鼻壺壺嘴對準一邊鼻孔, 頭稍微偏向另一側(偏側度不超過15°), 水流將從另一邊鼻孔流出。 然後將兩邊鼻孔擤乾淨。 在另一邊鼻孔重複相同動作, 直到鼻腔完全清洗乾淨為止。 因急性鼻炎引起的急性咽炎可在一天內多次重複以上洗鼻法, 以鼻腔中無過多鼻涕為度。

低溫消融微創技術

在美國傑西等離子低溫消融綜合系統系第四代物理治療技術在鼻內窺鏡配合下,

Advertisiment
運用冰點等離子低溫消融系統瞬間對疾病增生組織進行消融。 這一技術可保持局部黏膜組織結構的安全性, 並能有效減輕術後水腫與疼痛。 消融時間很短, 約20~30分鐘, 術後症狀即得到緩解, 一般術後不會再復發。

小兒咽炎的按摩方法

按摩穴位圖解一

天突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 可採用仰靠坐位的姿勢, 天突穴位於頸部, 當前正中線上, 兩鎖骨中間, 胸骨上窩中央。

主治病症:天突穴的主治病症為:打嗝、咳嗽、嘔吐、神經性嘔吐、咽喉炎、扁桃體炎、喉嚨的疾病。 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風府穴

取穴方法:取此穴時通常採用俯伏、俯臥或正坐的取穴姿勢, 風府穴位於後頸部, 兩風池穴連線中點,頸頂窩處。 主治疾病:風府穴的主治疾病為:按摩此穴道對於治療多種頸部疾病、頭部疾病都很有療效,是人體督脈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肩井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肩井穴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禁☆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主治疾病:肩井穴的主治疾病為:肩酸痛、頭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高血壓、落枕等。

曲池穴

取穴方法:取該穴道時患者應採用正坐,側腕的取穴姿勢,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

主治症狀:曲池穴的主治症狀為:老人斑、皮膚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癱、麻、痛;高血壓、貧血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合穀穴

取穴方法:確定此穴時應讓患者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再介紹一種簡易找法: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合穀穴的主治疾病為:牙疼痛、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這裡順便提及一下合穀穴指壓的小竅門: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道的療效。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道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扁桃腺疼痛。

常用手法: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中三指擠捏天突穴30~50次,然後,以拇指指腹輕輕按揉1分鐘。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以拇指掐按風府穴1分鐘,然後自上向下按揉頸部,反復操作2~5分鐘。 以指按壓肩井穴1分鐘。 按揉曲池、合穀穴各1分鐘。

按摩穴位圖解二

廉泉穴

取穴方法:廉泉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

主治疾病:舌下腫痛,舌根急縮,舌縱涎出,舌強,中風失語,舌幹口燥,口舌生瘡,暴喑,喉痹,聾啞,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風池穴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時候應該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俯臥、俯伏的取穴姿勢,以方便施者準確取穴並能順利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主治疾病:風池穴的主治疾病為: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此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大椎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正坐低頭,大椎穴位于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疾病:大椎穴的主治疾病為: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少商穴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主治疾病:咽喉腫痛,咳嗽,鼻出血,發熱,昏迷,癲狂。

尺澤穴

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並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於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橈側凹陷處)。該穴上方3-4釐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穴”。

主治疾病: 尺澤穴的主治疾病為:喉嚨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生活調理:保持口腔衛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晨起、食後和臨睡前要刷牙漱口,睡前不要吃糖果、糕點和甜飲料;避免粉塵、煙霧及有害氣體的刺激;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防止傷風感冒;多涕兒童,要保持鼻腔通暢,凡有病變導致鼻涕後流或鼻腔堵塞者,均應積極治療;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之物。適當多吃梨、生蘿蔔、話梅等水果,以增強利咽作用;按摩治療的同時,可配用中成藥如珠黃散、冰硼散等外用。較大兒童,也可配合針刺放血療法。 

常用手法: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二指指腹按揉喉結旁1寸處,自上向下反復操作1~3分鐘。 以拇指掐揉廉泉穴1分鐘,同時囑患兒做吞咽動作。 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以一手扶其前額,用另一手拇、食指點揉風池穴1分鐘,然後,以拇、食、中三指擠捏大椎穴處,以局部紅紫為度。 點按少商、尺澤穴10~15秒。 

兩風池穴連線中點,頸頂窩處。 主治疾病:風府穴的主治疾病為:按摩此穴道對於治療多種頸部疾病、頭部疾病都很有療效,是人體督脈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肩井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肩井穴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禁☆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主治疾病:肩井穴的主治疾病為:肩酸痛、頭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高血壓、落枕等。

曲池穴

取穴方法:取該穴道時患者應採用正坐,側腕的取穴姿勢,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

主治症狀:曲池穴的主治症狀為:老人斑、皮膚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癱、麻、痛;高血壓、貧血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合穀穴

取穴方法:確定此穴時應讓患者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再介紹一種簡易找法: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合穀穴的主治疾病為:牙疼痛、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這裡順便提及一下合穀穴指壓的小竅門: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道的療效。本站有關該穴的治病穴道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扁桃腺疼痛。

常用手法: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中三指擠捏天突穴30~50次,然後,以拇指指腹輕輕按揉1分鐘。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以拇指掐按風府穴1分鐘,然後自上向下按揉頸部,反復操作2~5分鐘。 以指按壓肩井穴1分鐘。 按揉曲池、合穀穴各1分鐘。

按摩穴位圖解二

廉泉穴

取穴方法:廉泉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

主治疾病:舌下腫痛,舌根急縮,舌縱涎出,舌強,中風失語,舌幹口燥,口舌生瘡,暴喑,喉痹,聾啞,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風池穴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時候應該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俯臥、俯伏的取穴姿勢,以方便施者準確取穴並能順利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主治疾病:風池穴的主治疾病為: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此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大椎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正坐低頭,大椎穴位于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疾病:大椎穴的主治疾病為: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少商穴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主治疾病:咽喉腫痛,咳嗽,鼻出血,發熱,昏迷,癲狂。

尺澤穴

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並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於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橈側凹陷處)。該穴上方3-4釐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穴”。

主治疾病: 尺澤穴的主治疾病為:喉嚨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生活調理:保持口腔衛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晨起、食後和臨睡前要刷牙漱口,睡前不要吃糖果、糕點和甜飲料;避免粉塵、煙霧及有害氣體的刺激;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防止傷風感冒;多涕兒童,要保持鼻腔通暢,凡有病變導致鼻涕後流或鼻腔堵塞者,均應積極治療;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之物。適當多吃梨、生蘿蔔、話梅等水果,以增強利咽作用;按摩治療的同時,可配用中成藥如珠黃散、冰硼散等外用。較大兒童,也可配合針刺放血療法。 

常用手法: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二指指腹按揉喉結旁1寸處,自上向下反復操作1~3分鐘。 以拇指掐揉廉泉穴1分鐘,同時囑患兒做吞咽動作。 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以一手扶其前額,用另一手拇、食指點揉風池穴1分鐘,然後,以拇、食、中三指擠捏大椎穴處,以局部紅紫為度。 點按少商、尺澤穴10~15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