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導致寶寶過敏的三種養育方式

過敏不是病, 是免疫系統出現偏差的一種現象。 舉個例子大家就很好明白了:有兩棵一樣的樹苗, 將其中一棵樹苗的樹尖給剪掉, 另一棵樹苗兩側的枝給砍掉。 過一兩年, 這兩棵樹的形狀肯定不一樣了, 這個過程和人體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是一樣的。 因為孩子出生時, 免疫系統就像小樹苗一樣, 它怎麼發育, 關鍵看家長怎麼“修剪”。 在“修剪”的過程中, 如果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孩子就會出現過敏, 最常見的導致過敏的養育方式有3種。

乾淨過度, 消毒劑使用過多

可能有家長要說了, 乾淨不好嗎?消毒能殺菌,

Advertisiment
難道不可以?然而, 任何問題都需要辯證地看。

細菌不是敵人, 是朋友

消毒液、濕紙巾、免洗洗手液……現在可能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這些東西, 可是10年前, 這些東西在家庭裡幾乎看不到。 為什麼?生活條件好了, 對清潔的要求也高了。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是很稚嫩的, 生怕他們感染細菌後生病, 認為細菌是敵人, 只有把細菌殺滅, 孩子才能健康。 其實這樣做對人體的生理成熟並不利。 人從來就生長在一個有菌世界, 從出生開始, 很多細菌就像朋友一樣和我們相伴一生, 我們應該把它們看成朋友, 而不是敵人。

過度清潔, 使免疫系統休眠了

免疫系統就像消防隊員, 讓他在家睡上3天3夜, 然後突然讓他起來滅火去, 他不會馬上進入狀態,

Advertisiment
但如果讓他天天進行消防訓練, 一有火情, 他會馬上進入狀態。 孩子需要不斷地接觸少量細菌來刺激免疫系統的成熟。 如果清潔過度, 孩子的免疫系統接觸不到細菌, 無所事事, 就休眠了。 等到突然來了細菌, 反而不能做出快速反應, 孩子就會被細菌擊倒。 而讓孩子經常接觸很少量的細菌, 會不停地刺激免疫系統, 不讓它睡著, 一旦有大量細菌進入體內, 就能做出快速反應。

消毒劑在悄悄溜進孩子的身體

過去, 孩子手髒了、臉髒了, 用肥皂和清水洗。 而現在, 有了濕紙巾、免洗洗手液, 又方便又清潔, 用完了手上臉上是沒細菌了, 但其中所含的消毒劑會留在孩子的皮膚上, 如果孩子愛吃手或用手抓東西吃, 就會把消毒劑吃到肚子裡。

Advertisiment
雖說一次兩次不會有事, 但長期使用, 就成了大問題, 消毒劑會把腸道內固有的細菌殺死, 對腸道造成損傷, 使孩子出現胃腸道問題, 甚至因為腸道菌群失調而導致過敏。

母乳餵養越來越少

寶寶第一口很少能吃到母乳

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孩子剛出生, 媽媽的奶還沒下來, 餓壞了孩子怎麼辦?先給他喝配方粉吧。 其實, 剛出生時, 嬰兒的脂肪是灰色脂肪(也叫棕色脂肪), 這種灰色脂肪能夠維持孩子至少3天的能量, 不用擔心他會餓壞。 孩子出生之前, 肺裡都是水, 出生後, 他要通過哭來使肺裡的水儘早被吸收, 所以他哭不是因為餓了。 但家長往往因為愛子心切, 急於加配方粉, 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第一口吃母乳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從而增加了過敏的機會。

母乳餵養是有菌餵養

母乳餵養好, 不僅僅在於它的營養配比最適合寶寶, 而且因為它是有菌餵養。 母乳中的細菌從哪兒來?是從媽媽那兒來的, 媽媽在之前的二三十年間已經為孩子準備好了細菌, 這些細菌集中在媽媽的乳☆禁☆頭和乳管內, 孩子吸吮的過程中, 就把細菌吃進肚子裡, 從而幫助孩子的腸道菌群儘早建立。 所以, 在給孩子母乳餵養時, 不用消毒乳☆禁☆房, 也不要把母乳擠到奶瓶裡喂, 孩子沒有經過舔媽媽乳☆禁☆頭細菌的這個過程, 母乳餵養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這種違背自然的餵養方式會人為地增加孩子過敏的概率。

用了太多不該用的抗生素

不該用的時候用孩子發燒時,

Advertisiment
一天兩天家長還能忍, 到了第三天, 很多家長就投降了, 所有的原則都可以放棄, 什麼好得快就用什麼, 而抗生素則是家長眼中的退燒法寶。 其實, 發燒的孩子95%以上都是病毒感染, 抗生素無效, 而且現在的一項研究發現, 感冒後吃抗生素痊癒的時間要比不吃抗生素晚半天!抗生素對感冒無效, 還會殺死孩子體內的好細菌, 提高過敏風險, 所以, 不能把抗生素當作放之四海皆准的“救命稻草”。

遇到細菌感染, 抗生素還是很管用的。 但有時候家長因為擔心抗生素的副作用, 病情見好就不用了, 比如醫生讓用5天, 吃了3天好了, 就不給孩子吃了。 這樣做的結果, 是細菌沒有被完全殺死, 它會反撲, 而且在反撲的過程中, 產生抗體, 以後再用同一種藥,就不管用了,因為細菌已經有了耐藥性。這種不斷濫用抗生素和不規範使用抗生素的做法,也會導致過敏的發生。

tips: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和自然界中的各種東西接觸,讓他能夠適應自然界,這樣才是他的自然生存之路。但現代社會有時會讓養育方式離自然越來越遠。其實,作為一個生命體,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基因是一個高智慧的基因,但是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卻用很多自以為是好的東西取代了很自然的一些東西,這樣導致的結果肯定是失衡的。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是把他從棉花堆裡“解放”出來吧。 

以後再用同一種藥,就不管用了,因為細菌已經有了耐藥性。這種不斷濫用抗生素和不規範使用抗生素的做法,也會導致過敏的發生。

tips: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和自然界中的各種東西接觸,讓他能夠適應自然界,這樣才是他的自然生存之路。但現代社會有時會讓養育方式離自然越來越遠。其實,作為一個生命體,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基因是一個高智慧的基因,但是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卻用很多自以為是好的東西取代了很自然的一些東西,這樣導致的結果肯定是失衡的。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是把他從棉花堆裡“解放”出來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