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於孩子來說,這些事情比體罰更可怕!(父母必讀)

雖然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說法, 但是仍然有些事情使孩子害怕, 比如玩具丟失了、沒好吃的了……而在這些“可怕”的事情, 孩子最擔心的是下面這些;不幸的是, 這些都是爸爸媽媽們導致的。

1.“他們又吵架了, 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

曾經有一家心理機構, 他們對數千名孩子進行調查, 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最害怕爸爸媽媽做什麼”。 讓人驚訝的是, 回答最多的不是“最怕被爸爸媽媽打”, 而是:“我最怕他們兩個吵架!”

有一個孩子, 回答的特別形象:“我最害怕爸爸媽媽吵架, 每次他們吵得的時候, 我都嚇得像個小兔子一樣躲在被窩裡,

Advertisiment
心裡撲撲的, 都不敢吃飯了……”

無論爸爸媽媽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吵架, 在孩子眼裡, 他們都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為此孩子會非常內疚和害怕, 如果沒有及時寬慰和疏導, 那麼就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2.“爸爸媽媽又發火了, 好嚇人啊!”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在面對各種事情的時候會有自己的看法, 而在大人眼裡, 這些看法可能有些天方夜譚, 於是乎一些家長會通過發脾氣來讓孩子聽自己話。 但是這種發脾氣真的會讓孩子聽大人的話嗎?

爸爸媽媽發脾氣後, 孩子往往會有這幾種表現:聽你的話, 說幹什麼就幹什麼;嚇得站在原地, 一動也不動;突然大哭起來, 什麼事情都不做;學家長髮脾氣, 把手裡的東西砸在地上……

Advertisiment

孩子對於爸爸媽媽的情緒非常敏感, 但是他們又沒法理解, 爸爸媽媽為什麼發脾氣。 所以很多時候, 孩子確實會停下手裡的事情,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 不要發脾氣, 而是告訴他們這件事情錯在哪, 並且告知正確的做法, 這樣他們才不會頻繁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如果屢教不改, 可以建立相應懲罰機制, 比如沒收他最喜歡的玩具一天?發火的效果並不好, 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3.“為什麼媽媽總是偏心弟弟, 明明是他先動的手?”

在很多二胎家庭, 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是弟弟過來搶姐姐的玩具, 但是爸爸媽媽總是在偏袒弟弟, 無條件讓姐姐把玩具給弟弟玩;甚至就連日常的飲食、衣服、零用錢都有偏袒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在很多家長眼中, 大的就要讓小的, 但是這種“理所應當”非常不公平。 排除了重男輕女的影響, 這種偏心對兩個孩子的心理健康都非常不利。 總是被偏袒的會肆無忌憚, 而總是被忽視的必然會心有芥蒂, 並且很可能因此恨上家長和兄弟姐妹。

4.“一個月前說帶我去植物園, 到現在還沒去!”

雖然家長一直教育孩子要講誠信、不能說謊, 但是自己卻總是不兌現一些諾言。 比如在孩子的學習方面, 一些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達成自己的要求, 會許下一些諾言:“這次考得好, 就帶你去吃肯德基。 ”

但是因為各方面原因, 家長可能在兌現之時推三阻四:“這次爸爸沒時間, 下個禮拜吧!”然後這下個禮拜卻變成了遙遙無期。

Advertisiment
明明達到了目標卻得不到獎勵, 這種言而無信會讓孩子非常失望, 甚至有被“捉弄”的感覺。

而且這種失信也會讓家長失去威信, 孩子對你的話也可能是陽奉陰違, 最可怕的是孩子會有樣學樣, 答應別人的事情卻不完成, 而這種“失信”會讓他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5.“為什麼我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

隨著孩子的成長, 必然需要一些好朋友, 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分擔喜怒哀樂, 而他們也希望爸爸媽媽們認可自己的朋友。 但是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的朋友不懂禮貌、愛欺負人等原因, 而心生討厭, 並且要求自己的孩子離這些人遠一些。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 選擇什麼樣的人做朋友是自己的事情,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也應該尊重自己的選擇。 如果家長總是挑撥孩子和朋友之間的關係, 那麼勢必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並且導致雙方的隔閡逐漸增大。

作為家長, 大家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千萬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評論小孩的好壞, 多換位思考, 考慮孩子的感受。 只要給足孩子的面子, 他們也會給父母足夠的面子。

6.“明明我這麼棒, 為什麼總得不到誇獎?”

別人家的孩子總有說不完的優點, 而自家孩子卻總是各種問題。 真的是這樣嗎?很多父母都會有這麼個技巧:用自家孩子的短處和別家孩子的長處比較, 以督促孩子成長。 但是這種比較會給孩子帶來巨大傷害, 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 只是爸爸媽媽們沒發現罷了。作為家長,不應該只憑學習成績來評判孩子是否有出息,而是努力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後給與他們讚美,讓他們發揚這個優點。

7.“爸爸媽媽總愛在別人面前罵我,好丟人啊!”

許多家長總喜歡在外人面前數落孩子,甚至在別人面前訴苦,說自己孩子多麼難教育,多麼不聽話。但是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尊心,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很沒有面子,並且因此自暴自棄: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這麼繼續下去吧!

教育孩子也是家事,不要在外人面前隨意暴露孩子的短處,這也是他們的隱私。否則孩子會對爸爸媽媽產生不滿,親子關係更是驟降。

現在知道孩子為什麼討厭你了吧!趕緊改!

只是爸爸媽媽們沒發現罷了。作為家長,不應該只憑學習成績來評判孩子是否有出息,而是努力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後給與他們讚美,讓他們發揚這個優點。

7.“爸爸媽媽總愛在別人面前罵我,好丟人啊!”

許多家長總喜歡在外人面前數落孩子,甚至在別人面前訴苦,說自己孩子多麼難教育,多麼不聽話。但是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尊心,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很沒有面子,並且因此自暴自棄: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這麼繼續下去吧!

教育孩子也是家事,不要在外人面前隨意暴露孩子的短處,這也是他們的隱私。否則孩子會對爸爸媽媽產生不滿,親子關係更是驟降。

現在知道孩子為什麼討厭你了吧!趕緊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