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孩子的第一次鼓勵別只會說“真棒”!

對孩子的第一次鼓勵別只會說“真棒”!

第一次刷牙, 第一次踢球、第一次去幼稚園......很多的第一次, 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未知領域。 我們都想教給孩子自信, 這樣他就可以勇敢地接受新的挑戰。 但必須首先要說明:自信, 它不是因為父母鼓勵孩子自信就能自信的——自信必須通過孩子自己取得的大大小小的成就來獲得!自信, 是孩子能力提升的“附屬品”!當然來自父母適當的鼓勵是很好的, 肯定比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要好。 但是我們也必須瞭解到, 不能只是鼓勵, 而需要一些實用的養育技巧, 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Advertisiment

表揚要具體, 批評要及時

當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 應該鼓勵他!給予真誠的表揚, 而不是無意義的稱讚。 比如不要只是說“寶寶真棒!”, 而是說“寶寶能自己穿衣服, 真棒!”——要把表揚的具體內容說出來!同時, 如果寶寶做了不恰當的事情, 那麼我們必須立刻糾正他, 但不要大吼大叫。 讓他知道犯錯很正常, 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

讓孩子自己嘗試

即使寶寶花的時間更長, 可能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實際上在自己嘗試的過程中, 孩子也可以從中學習到更多, 就能收穫更多的自信。 比如最常見的, 培養寶寶吃飯。 很多寶媽看著寶寶把一桌子飯菜弄的亂七八糟, 就開始自己給寶寶餵食。 這樣寶媽收拾家務是方便了一些,

Advertisiment
但培養寶寶吃飯的時間會大大拉長, 而且寶寶從中很難得到自信!

12

先易後難不打斷

讓寶寶遊戲的時候, 先從簡單的開始, 小小的成功會增加寶寶挑戰新事物的信心。 如果嘗試的過程遇到困難, 別急於幫寶寶去完成(除非事情的結果非常非常重要的影響, 比如危及到安全或生命)。 不斷的干預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 阻礙他的自主學習。

懂禮貌的人, 多數都自信

我們小的時候總是聽老師說“講文明懂禮貌”, 現在說起這個詞感覺有點古老, 但是要知道, 良好的禮儀, 懂得如何與人接觸, 也可以幫孩子建立自信。

寶媽寶爸做模範

寶寶從成人的行為中學到很多, 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行為及對待他們的方式, 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寶寶總是模仿成人的行為, 各種好的與壞的。 所以你自信, 寶寶才自信!

遠離錯誤的“ 挫折教育”

國內教育方面, 有些流派是提倡“挫折教育”。 他們會說寶寶一天天大了, 需要預先學習挫折, 這樣會自然面對更多的挑戰。 但事實上,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ta必然會遇到各種讓他有挫折的人和事——所以, 在小寶寶階段, 沒必要刻意“預防”挫折了!

上面這5點中, 寶媽最容易犯錯的是第一點, 所以我們特別在標題裡面也強調了。 總之, “自信”不是家長嘴裡隨便說說寶寶就有的, 而是需要持續不斷的訓練, 讓寶寶有成就而積累的“經驗值”!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