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聽!

在許多書中, 作者都提到過這個觀點":只有先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接下來才能夠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表達的事情"。 我認為要想在兩代人溝通方面實現這一目標, 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 多給孩子提供傾聽和交流的機會。 作為教師則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聽, 努力與孩子融為一體。

每天中午, 待我們班同學都吃完飯後, 我都會要求孩子們到午睡室的一角安安靜靜地閱讀。 這天, 孩子們一如既往地陸續拿了書去看, 可我發現有幾個孩子只看了一會兒就心不在焉了。 然後便開始嘰嘰喳喳地嘀咕個不停。

Advertisiment

君君第一個喊道:"看, 我的烤麵包, 誰來買我的烤麵包!"然後熙熙小朋友也跟著說:"賣烤麵包, 賣烤麵包嘍!"起初也沒有人搭理他們, 但是受到他們熱情叫賣的感染, 不一會兒, 居然有人加入了他們叫賣的隊伍。

這下子, 午睡室的小角落可熱鬧了!當時的我覺得教室裡亂哄哄的, 並立刻用教師的權威制止了他們的行為。

教室頓時安靜了下來, 孩子們的熱情也隨即被我的呵斥聲澆滅了。 後來我才瞭解到, 孩子們叫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看了《天線寶寶》那本書, 書裡有天線寶寶們愛吃的烤麵包, 而孩子們閱讀的書中有幾幅插圖和烤麵包有幾分相似, 孩子們將自己閱讀獲得的內容通過表演的方式演練出來。 他們所展現的是多麼富有想像力和表演天賦啊。

Advertisiment

《指南》一書中明確指出要多給幼兒提供交談的機會,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 幼兒在傾聽和交談的過程中, 他們的語言交流以及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我時常在無意中壓制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表演天賦。 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後, 我迅速做出了調整。

以後在孩子們每天的閱讀時間裡, 我不再要求他們安安靜靜的, 而是希望他們把音量壓低到不要影響其他小朋友閱讀就可以了。 另外, 我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搬著小椅子坐到孩子們的中間, 去認真聆聽他們的對話, 從對話中去瞭解孩子們的想法, 而且我時不時地還參與到他們之間的閱讀交流中去呢。 有一次, 妍妍和瑞瑞正在合看一本書,

Advertisiment
書中出現了很多好吃的水果。 於是他倆在那裡想像著吃這些水果。

"我喜歡吃蘋果。 "瑞瑞邊說邊用手在插圖上空抓了一把填到嘴裡, 並慢慢地嚼了嚼。 "我喜歡吃西瓜。 "妍妍也選出了自己喜歡的水果……他們倆此時的品嘗, 就是他倆此時最快樂的事。 雖然這些小班的孩子們時常並不能將想像與現實完全分離開來。 此時, 我將小椅子挪到他們身邊, 用手指著香蕉說:"我喜歡吃香蕉, 你們能給我嘗嘗嗎?"她倆先是一愣, 然後很大方地說:"可以的!"然後用兩隻小手捧著送到了我的嘴邊。 我張大嘴巴"啊嗚"一口, 表現出滿意的樣子說:"真好吃!"。

他倆很開心。 接著, 瑞瑞又"拿"了一個橘子給我吃, "啊!好酸呀!"我們間的交流引起了旁邊幼兒的注意。

Advertisiment
辰辰說:"老師, 我這有糖, 給你吃, 就不酸了。 "我接過辰辰的糖:"真好吃, 真甜!""老師, 你嘗嘗我的蛋糕吧!"小星把手伸給我。 "你的蛋糕啥味道的?""是草莓味的, 可好吃啦!"……與孩子間的交流就這樣快快樂樂地進行著。

來自美國的麗薩·波曼女士于2005年推出兒童教育力作《老師, 你在聽嗎?——幼稚教育活動中的師幼對話》。 這本書提出了教師要創造一種民主對話的環境和支援高品質的交談。 事實上孩子之間的對話, 孩子與老師間的對話發生在每個教室和每一處的教育場景裡。 只是, 作為教師的我們有沒有很好地去關注孩子們的這種自發性的談話, 有沒有給孩子們創造出這種民主、寬鬆的對話環境。

孩子們的對話就如我們吹出的彩色泡泡般精彩,

Advertisiment
但是再美的泡泡也會很快破滅。 即便我沒辦法記錄下孩子們的點滴對話, 我也要去尊重孩子, 努力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自發性的對話環境。 這時我想到了《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 從另一角度去看, 我認為很多人喜歡這檔節目也是被節目中孩子們那純真、有趣的對話所吸引所感染。

孩子們樸實天真, 不經修飾雕琢的話語和行為更能打動人。 因此,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 應該放低教師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 融入到孩子們之中, 去尊重他們, 聆聽他們的心聲。 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 與孩子們共同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