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開出手足口食療方

中醫防治手足口病配方

★預防方

金銀花6g, 大青葉6g, 綿茵陳15g, 生苡仁10g, 生甘草3g。 水煎服, 一日分兩次服用, 連續5~7天。 本方劑具有清熱解毒, 健脾化濕之功能, 適用于易感人群預防。

以上為3~6歲劑量, 3歲以內嬰幼兒可減量服用, 6歲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治療方

對付皮膚皰疹:苦參、野菊花、紫草、地膚子各30g, 加水3000ml, 煎至2000ml, 涼至35℃~38℃, 泡洗手足臀部10~15分鐘。

對付口咽部皰疹:西瓜霜吹敷口腔患處, 或口腔炎噴劑噴患處, 每日2次。

對付口疼牙齦腫:可用板藍根10克, 黃芩、白蘚皮各6克, 雙花3克, 竹葉、薄荷各2克, 煎水含漱。

★食療方

紅蘿蔔1條, 白茅根15g, 竹蔗1節,

Advertisiment
生苡仁15g, 每日1劑, 煎水代茶。

燈芯草5紮, 蟬蛻3g, 木棉花1朵, 雞骨草10g, 瘦豬肉50g, 煲湯飲用。

荷葉粥:鮮荷葉2張, 白米50克, 將荷葉切碎, 煮粥吃。

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 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手足口病患兒如何護理?

許華指出, 如果不是重症患兒, 一般無需住院觀察, 可看門診後遵醫囑回家悉心護理。 建議家長在護理過程中可遵循如下九大要點:

1.寶寶患病後應留在家中, 直到熱退、皮疹消退及水皰結痂。 一般需隔離2周。

2.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 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3.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Advertisiment
定期開窗通風, 每日進行空氣消毒。

4.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 多飲溫開水。 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酸鹹等刺激性食物。

5.應保持口腔清潔, 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每次餐後用溫水漱口。 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 以減輕疼痛, 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6.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應寬大、柔軟。 床鋪應平整乾燥。 剪短患兒指甲, 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7.臀部有皮疹的嬰兒, 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8.皰疹破裂者, 局部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9.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熱度, 無需特殊處理, 可讓患兒多飲水。 如體溫超過38.5℃, 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