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解答:孕期遭遇牙齦出血咋辦

准媽媽懷孕前期、中期, 常出現牙床紅腫、出血、疼痛、口臭, 這都是妊娠期牙齦炎的症狀。 如果牙齦炎進一步發展為牙周病, 這些准媽媽早產的幾率將是正常准媽媽的3倍, 嚴重者甚至會引發流產。 所以准媽媽牙齦出血一定要搞清原因, 及時採取措施即可緩解不適。


孕期遭遇牙齦出血咋辦

激素變化

由於准媽媽體內的雌、孕激素增多, 使牙齦的毛細血管擴張、彎曲、彈性減弱, 導致血液淤滯、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引起牙齦炎。 因此妊娠時, 牙齦對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強, 相對於沒有懷孕的時候, 牙齦對局部刺激反應加重。

Advertisiment
妊娠期牙齦炎會隨著妊娠的進展而加重, 但產後由於體內雌、孕激素減少, 症狀會自行消失。

應對措施:

准媽媽在懷孕期間要保證維生素C的攝取, 每天都要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 如果在餐吃零食, 建議選擇蘋果等口感清脆的水果。 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片, 以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 降低其通透性。

口腔清潔不夠

准媽媽牙齦出血除了妊娠期反應外, 口腔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齦出血最常見, 這種出血通常伴有口臭。

由於妊娠造成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相對不足, 白天唾液分泌量增加, 而夜間減少, 以致對口腔的沖刷作用下降;還有的准媽媽由於行動不便, 刷牙減少, 口腔不清潔, 使食物殘渣、牙垢、牙石經常堆積在牙體周圍,

Advertisiment
口腔內的各種細菌在此大量繁殖, 也可導致牙齦炎的發生。

此外, 其他牙齦病如牙齦瘤, 由於血管異常豐富, 在嚼東西時, 瘤體因摩擦而潰破, 也可引起出血。

應對措施:

保持口腔衛生, 吃完東西後要及時漱口, 早晚刷牙。 如需服用藥物治療, 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並提前向牙科醫生說明你是准媽媽這一情況。 如果很想吃甜食或喝飲料, 最好在每餐後, 這樣對牙齒的害處比較小。


孕期遭遇牙齦出血咋辦

口臭嚴重時, 可用鹽開水漱口, 這樣可以除臭和抑制細菌的繁殖。 如有牙菌斑、牙垢、牙石, 應去醫院做刮治術。 若發生齲齒, 還要醫治充填齲洞。 若需要拔牙時, 為防止出血, 應在產後施行。 准媽媽牙齦出血較多時,

Advertisiment
可服乳酸鈣、維生素K、維生素C片治療, 切勿濫用抗生素藥物, 以防藥物對胎兒的致畸作用。

其他因素

刷牙方法不正確、殘根(爛牙根)、殘冠、製作不良的牙套、不良充填物等銳利的邊緣刺激牙齦腫脹發炎均可引起牙齦出血。

應對措施:

准媽媽日常要多喝牛奶, 補充鈣質, 堅固牙齒, 發現問題及時求助牙醫。 未准媽媽在懷孕前務必要事先做好牙齒檢查工作

TIP:准媽媽缺乏維生素C也會導致牙齦出血, 所以千萬要記得均衡飲食, 多攝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孕期牙病最佳治療時間

孕期裡口腔疾病會發展較快, 定期檢查能保證早發現、早治療, 使病灶限於小範圍, 所以當牙齒出現不適的時候要及時就醫。 對於較嚴重的口腔疾病,

Advertisiment
應選擇妊娠中期(4~6個月)相對安全的時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