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提示父母:寶寶喝水注意科學

寶寶喝的水和大人的有什麼不同?父母如何為寶寶選擇放心的飲用水?各種不同的水質對孩子都有哪些影響?寶寶喝水也是門大學問呢!專家提醒父母, 喝出健康寶寶, 需要從小做起。

專家解疑

1、嬰幼兒每天對水的需求和成人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 嬰幼兒需水量和含水量與成人不同, 另一方面, 嬰幼兒的代謝、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 人體內含水量:成人55%, 新生兒80%, 0~3歲嬰幼兒70%~75%。 每日的需水量按體重來說, 成人50毫升/公斤;0~1歲嬰幼兒150毫升/公斤;1~3歲嬰幼兒100毫升/公斤。 如果水分不足, 容易發生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

Advertisiment

2、寶寶的飲食中所需要的水分也要比成人多, 只要成人能夠飲用的水, 嬰幼兒都能接受嗎?

嬰幼兒具特殊的生理結構:腸胃、腎臟功能發育不全。 由於嬰幼兒腎臟和其他器官發育不完善, 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的濃縮及再吸收和排泄功能均較差, 因此排出廢物時需要更多的水分, 普通水中的過多微量元素會加重寶寶的腎臟及腸胃負擔。 所以, 成人飲用的水不一定適合孩子。

3、給寶寶選擇飲用水, 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 對人類健康有利的飲用水至少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無菌, 不含有毒有害物質, 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 滲透性和溶解力強。 為嬰幼兒選擇飲用水應該著重衛生、安全、營養。

Advertisiment
首先, 衛生安全, 生病少。 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檢測, 不含任何黴菌、致病菌、有害放射性物質等。

(2)其次, 營養配比合理, 生理負擔小。 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是必需的營養素, 寶寶能從長期飲用的水中攝取是最好的補給。 飲入離子型的礦物質, 人體極易吸收。

(3)最後, 口味甘甜, 味道好。 水中的鈣鹽和鎂鹽含量要少, 降低水的硬度, 入口時有滑膩感。 用這樣的水來沖調奶粉、米粉, 融化快, 更不會破壞其中的維生素和其他各種營養成分。

4、水對寶寶治療疾病、恢復健康有好處嗎?

傳統醫學認為, 水有“助陽氣、通經絡”的功效。 患病時多飲水, 對發熱的患兒, 將有助於高熱的散退;對咽喉炎、口腔潰瘍的患兒, 有消炎止痛、癒合創口之效;對腹瀉的患兒,

Advertisiment
常飲淡鹽水, 有助於防治脫水;對便秘的患兒, 有助於軟化大便;對感染性疾病, 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排泄;對咳嗽氣喘的患兒, 有助於痰液稀釋而易於排出。 總之, 多飲水可促進疾病的痊癒。 因此, 家長在孩子患常見病, 尤其是感染性疾病時, 可讓寶寶多飲水。 但患某些疾病時, 如腎臟病、腎功能不全、嚴重心臟病時就不宜多飲水。 因為在這些情況下, 過多飲水會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反而不利於疾病康復。

專家提示:寶寶喝水要科學

1、新生兒不能喂過甜的水。

新生兒喂糖開水濃度以5%~10%為好, 成人品嘗時在似甜非甜之間。

2、飲料不能替代白開水。

寶寶口渴了, 只要給他們喝些白開水就行, 偶爾嘗嘗飲料之類,

Advertisiment
也最好用白開水沖淡再喝。

3、不要給寶寶喝冰水。

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 影響消化, 刺激胃腸, 甚至導致腹痛、腹瀉。

4、飯前不要給寶寶喝水。

飯前給寶寶喝水會稀釋胃液, 不利於食物消化, 而且寶寶喝得脹鼓鼓的會影響食欲。 恰當的方法是在飯前半小時, 讓寶寶喝少量水, 以增加口腔內唾液分泌, 幫助消化。

5、睡前不要給孩子喝水。

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夜間深睡後, 還不能完全控制排尿。 若在睡前喝水多了, 容易遺尿。

6、久存的開水不宜給孩子飲用。

室溫下存放超過三天的飲用水, 尤其是保溫瓶裡的開水, 易被細菌污染, 並可產生具有毒性的亞硝酸鹽。

7、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

喝水不要過快, 不要一下子喝得過多,

Advertisiment
否則不利於吸收, 還會造成急性胃擴張, 出現上腹部不適症狀。 另外, 要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 以防感染胃腸道傳染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