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射頻消融術禁忌症

1 射頻消融術禁忌症

具體如下:

1、瓣膜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心房顫動。

2、甲亢、酒精或藥物中毒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房顫動。

3、肺臟的器質性疾病所引起的房顫。

4、術前行食道心臟超聲檢查, CT或MRI心臟和肺靜脈成像, 如有心房血栓的證據, 必須正規抗凝治療1月後進行複查, 在證實血栓消失後再行電隔離治療。

5、房顫患者左心房有血栓者。 這類患者如果做射頻消融術, 導管可能會碰掉血栓而導致栓塞, 那是致命的危險, 尤其是新形成的血栓, 所以, 不宜做射頻消融。

Advertisiment

6、心腔內有血栓也是行導管消融的禁忌證。

7、有嚴重的出血傾向者, 如血小板特別低、有嚴重出血性疾病等, 也不宜做射頻消融術。

8、外周血管走形異常、迂曲或有較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也是行導管消融的相對禁忌症。 因為行經導管消融治療均需要通過外周血管把標測和消融導管送入心臟, 如心動過速起源于左心房或左心室, 則可能還需要經動脈或穿間隔經靜脈送入導管, 若外周血管有異常, 則容易發生意外。

9、3歲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兒不宜用射頻消融術治療。

2 射頻消融術禁忌症-射頻消融術適應症

1、房室折返型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征):房室間存在著先天性“旁路”, 導管射頻將旁路“切斷”, 心動過速或預激波將不再存在。

Advertisiment

2、房室結折返型心動過速:房室結形成“雙徑路”, 電流在適宜條件下, 在兩條徑路形成的折返環快速運行, 引起心動過速;導管射頻消融慢徑, 只保留快徑, 心動過速就不再具備發作條件。

3、心房撲動(房撲):房撲是心房存在大環路, 電流在環路上不停地轉圈, 心房跳動250-350次/分, 心室一般在150次/分;導管射頻可以破壞環路, 造成雙向電流阻滯, 從而根治房撲。

4、房性心動過速(房速):房速是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異常快速發放電流的“興奮點”或者在心房內有小折返運動;電生理檢查標測到異位“興奮點”或折返環, 進行消融得到根治。

5、室性期前收縮(早搏):主要用於臨床症狀明顯的單源性的頻發室早;常常由於心室“興奮灶”引起;標測到異位興奮灶消融,

Advertisiment
室早即可消失。

6、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包括特發性、束支折返性和疤痕性室速等。

7、心房顫動(房顫):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 可採用導管電極在環肺靜脈口消融, 形成大靜脈與心房的“電隔離”, 或加上在心房內的某些線形消融, 可以達到根治房顫目的。

3 射頻消融術禁忌症-如何判斷射頻消融術是否成功

射頻消融術是否成功的判斷標準是沒有要治療的心動過速相關症狀出現, 且長程心電圖監測也沒有記錄到無症狀的心動過速。

比如:因室上速採取射頻消融後, 沒有與室上速的相關症狀, 那就認為射頻消融成功了。 但如果患者合併有其他心血管疾病, 可能還會存在其他症狀。

Advertisiment
房顫消融後成功的標準是, 沒有與房顫相關的症狀, 且所記錄到的無症狀房顫、房撲和房速的發作持續時間小於30秒。

4 射頻消融術禁忌症-射頻消融術注意事項

術前注意事項

1、電生理檢查和射頻消融術一般需要住院進行, 需要常規實驗室檢查(包括心電圖和血液化驗等)。

2、飲食注意事項:手術前6-8小時內不要進食進飲。

3、告訴醫生所用藥物的名字和劑量, 電生理檢查和射頻消融術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藥物, 抗心律失常藥物可能會影響到檢查結果。

4、告訴醫生對藥物過敏情況。

術後注意事項

1、射頻消融術後患者須按照醫囑臥床靜養, 靜脈穿刺處沙袋壓迫6小時, 動脈穿刺處沙袋壓迫8-12小時, 並患肢制動(限制不動), 注意觀察是否出血;

Advertisiment

2、臥床期間給予易消化飲食;

3、射頻消融術後早期密切觀察心率和心律情況, 如有不適及時向醫生彙報, 必要時心電圖、心臟超聲和胸片等檢查;

4、如果術後心動過速再次發作的感覺, 但並未真正發作, 無要緊張勿需特殊治療;

5、術後一般1周後可恢復正常活動;

6、出院後如有復發, 應及時就近記錄心電圖, 並與手術醫生取得聯繫, 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7、射頻消融術後需要抗凝治療, 一般需要1-3個月的抗凝藥物, 具體視患者的心律、年齡和全身情況而定。 其他輔助藥物的應用主要房顫消融術後使用胺碘酮, 遵照醫囑服用, 才能達到期望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