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成長中的社交問題,家長們該這樣”打輔助“!

3歲以後, 寶寶就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玩了, 開始進入幼稚園, 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在集體中參與活動了。 因此, 這個時期的寶寶人際交往範圍擴大, 對於寶寶們來說, 有的性格活潑, 善於交朋友, 有的性格內向, 比較安靜。 不管怎樣, 粑粑麻麻們都希望小朋友能夠擁有好人緣, 做一個受小夥伴們歡迎的孩子。

那麼, 我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掌握哪些方法呢?來看看這篇文章吧!以下是寶寶3-6歲各年齡段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情況以及父母們説明他們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的策略。

3-4歲

寶寶入園後, 他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小朋友,

Advertisiment
他們可以互相做遊戲、玩耍, 而不是聚在一起各玩各的。 在與小朋友共同遊戲的過程中, 他開始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並不和他一樣, 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你會發現他會對某些個別小朋友顯示出偏愛, 更願意和他們在一起, 也開始主動與人交朋友, 同時自尊心也建立起來。

3-4歲孩子的社交特點:

喜歡嘗試各種新體驗;

可以和其他孩子合作;

喜歡和小朋友玩角色扮演遊戲;

會跟別人商量如何解決衝突;

開始獨立。

注意與夥伴之間的紛爭, 如爭搶玩具。

教給孩子用輪流玩耍的方式解決玩具的爭搶行為。 假如寶寶和別的小朋友都堅持想要同一個玩具, 這時就要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Advertisiment
提醒他每個人都有均等的機會來玩。 也可採用別的辦法, 如抽籤決定誰先玩, 或幫他找另一個玩具或玩別的遊戲。

父母可以這樣做:

帶孩子參加一些接觸其他小朋友的活動, 在與其他小朋友接觸的過程中, 孩子不但開闊視野, 而且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大多是積極的。 不過參與的活動頻率過高, 易使孩子感覺疲勞, 失去接觸新朋友的興趣。

4-5歲

4歲孩子的社交生活已經相當豐富了, 不僅有很多朋友, 甚至有了“最好的朋友”。 在這個年齡段, 孩子們已經把自己看作是複雜社會整體的一部分, 他們開始構建自己的圈子, 儘管這個圈子還非常的不穩固。 通常他會和住在附近或是一起上幼稚園、經常見面的孩子成為朋友。

Advertisiment

4-5歲孩子的社交特點:

想讓朋友感到高興;

想和朋友一樣;

更有可能服從一些規矩;

喜歡唱歌、跳舞和表演;

更加獨立, 甚至可以自己去鄰居家玩。

注意寶寶需要掌握加入某個小圈子的技巧。

教孩子一些與人交流的方法, 比如:“大家好, 我是咚咚, 我想和大家一起做遊戲, 好嗎?”, 或者鼓勵孩子對其他小朋友玩的遊戲提出自己的建議或是分享一個新玩法, 讓他們沒有拒絕自己加入其中的理由。

父母可以這樣做:

當孩子找到了他似乎很喜歡的玩伴, 剛開始需要你主動推一下, 如鼓勵他邀請這些朋友到家裡玩, 幫助他們成為朋友。 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 這樣會消除他的焦慮感, 例如, 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個小遊戲, 告訴他小朋友來了之後,

Advertisiment
再讓小盆友在這其中的兩個小遊戲當中選擇一個。 注意不要一次邀請太多的小朋友, 也不要讓他們玩的時間過長, 和一個小朋友在一起玩一個小時就可以。

5-6歲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使朋友滿意, 也會努力使成人高興。 能夠在公共場所和集體活動中遵守一定的規範, 自製力和忍耐力有所提高了。

5-6歲孩子的社交特點:

同伴會對寶寶產生明顯的影響;

更喜歡同一個或多個小朋友一起玩耍;

喜歡競爭, 渴望勝利;

能互相指定角色, 設計遊戲情節, 並在想像世界中一起解決問題。

注意寶寶需要提高自己的交際手段。

儘管他們會自己選擇和誰成為朋友, 但是家長還是非常有必要教孩子怎麼選擇對自己好的,

Advertisiment
可以交往的真正的朋友。 例如孩子可能在幾個小朋友中間總是扮演一個小角色, 經常跟在別人後面, 這時你應該告訴他真正的友誼應該是怎樣的, 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要求, 或者告訴他可以選擇一個比較“民主”的朋友圈。

父母可以這樣做:

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而不具有競爭性的活動, 如各種興趣班, 孩子很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小朋友。 大多數時候可以讓孩子找與他年齡相仿的朋友, 但對於靦腆害羞的孩子, 與一個比他年齡小的小夥伴在一起, 會使他感覺更自信。 父母更需要幫助害羞的寶寶交朋友, 不要強迫讓他認識更多的人, 其實對他來說, 有一到兩個很親密的小夥伴就已足夠。

要想寶寶發展這些能力,不妨利用玩多多平臺上優秀的繪本故事,在閱讀中讓孩子體會友情,學會交往技能,成為受歡迎的社交達人。

要想寶寶發展這些能力,不妨利用玩多多平臺上優秀的繪本故事,在閱讀中讓孩子體會友情,學會交往技能,成為受歡迎的社交達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