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飲食中的十大“殺手”

寶寶雖然最愛吃媽媽親手煮的飯菜, 但是一些隱藏的危險媽媽必須要知曉, 下面式育兒知識中寶寶飲食中的十大“殺手”, 一定要重視哦。

 

燒焦的魚和肉
魚和肉裡的脂肪不完全燃燒, 會產生大量的V—氨甲基衍生物, 這是一種強度超過了黃麴黴素的致癌物。 因此, 烹調魚肉時應注意火候, 一旦燒焦, 千萬別再吃。
腐爛的白菜
腐爛和沒醃透的白菜中, 都含有致癌性亞硝酸鹽。
鹼性食品中的味精
味精遇鹼性食品會變成谷氨酸二鈉, 使其失去鮮味;當它被加熱到120℃時, 會變成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 因此, 在有蘇打、堿的食物中不宜放味精;做湯、菜時,
Advertisiment
應在起鍋前放味精, 避免長時間煎煮。
鹼性食物:如菠菜、白菜、捲心菜、生菜、胡蘿蔔、竹筍、馬鈴薯、海帶等。
水果中爛掉的部分
水果腐爛後, 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有害物質, 特別是真菌的繁殖加快。 有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 可以從腐爛部分通過果汁向未腐爛部分擴散。 所以, 儘管去除了腐爛部分, 剩下的水果仍然不能吃。
用衛生紙或毛巾擦過的水果
許多衛生紙的消毒不徹底, 攜帶大腸桿菌、致病性化膿菌、真菌等;其中的填料和粉屑殘留在餐具、水果上, 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塗在筷子上的油漆
油漆筷子的使用現在仍然很普遍,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些油漆中含有鉛、苯等化學物質,
Advertisiment
常常隨著油漆的剝落被我們吃進體內, 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燒烤食品
所有的燒烤食品中, 都容易出現一種致癌能力相當強的物質苯並芘, 這和油炸食品中的油反復使用, 所產生的是同一物質。
用報紙包的食品
油墨中含有一種叫做多氯聯苯的有毒物質, 它的化學結構跟農藥差不多。 如果用報紙包食品, 它就會滲到食品上, 然後隨食物進入人體。 人體內多氯聯苯的儲存量達到0.5~2克時會引發中毒。 輕者眼皮紅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重者噁心嘔吐、肝功能異常、肌肉酸痛、咳嗽不止, 甚至導致死亡。
黴變的大米、花生和玉米
其中含有黃麴黴素, 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強致癌物質, 容易引起肝癌和食道癌。 有人以為,
Advertisiment
多洗幾次或高溫消毒就能去除有毒物質, 其實黃麴黴素一旦污染食物, 是很難徹底清除的。
茶垢
有人認為, 茶垢是茶水長期沉積形成的, 對身體無害, 平時很少去洗, 其實這是錯誤的。 茶垢中含有鎘、鉛、汞、砷等多種有害金屬和某些致癌物質, 如亞硝酸鹽等, 可導致腎臟、肝臟、胃腸等器官發生病變。
>>推薦閱讀:寶寶多大可以吃肉?肉泥添加多禁忌 
這十個方面, 媽媽平時都有注意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