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寶寶頭髮稀疏面面觀

丫丫出生後, 她一點一滴的變化, 都讓全家人激動不已。 可是寶寶快半歲了, 頭髮還是稀稀拉拉、又少又黃的, 還不時地脫落幾根。 看看別的寶寶, 頭髮濃密、烏黑發亮, 令人羡慕。 爸爸媽媽心裡打起了小鼓, 不免擔憂起來。

原因

1.脫髮

胎兒在媽媽子宮內5~6個月時, 全身就有了濃密的胎毛, 其頭部的胎毛在胎兒7~8個月時, 會發生一次大的脫落。 在寶寶即將出生時, 又會陸續長出新發;而後方枕骨部的頭髮並不掉落, 會在寶寶出生後才開始掉落。 所以, 寶寶出生後到6個月出現少量的脫髮現象是正常的。

2.遺傳

寶寶頭髮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遺傳因素,

Advertisiment
存在著個體差異。 頭髮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 數量、色澤、曲直等均與遺傳有一定關係。 如果爸媽頭髮好, 則寶寶的頭髮較好;爸媽頭髮差, 寶寶的頭髮也會差一些。

3.生長

寶寶頭髮的生長和身體長高一樣, 有早有遲, 有快有慢。 只要沒什麼疾病, 大部分寶寶的頭髮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長發育, 漸漸由稀到密, 由黃到黑, 與出生時頭髮多少無關。

4.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 有的寶寶頭髮稀少與疾病有關。 如有些寶寶出生時頭髮很多, 但幾個月後, 枕部頭髮逐漸磨掉、脫落, 出現“枕禿”, 同時還伴有多汗、煩躁、易激惹、哭鬧等症狀, 則很可能是體內維生素D缺乏所致佝僂病的表現;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鐵缺乏症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等也會表現為頭髮稀疏

Advertisiment
因此, 如果寶寶1歲左右頭髮稀疏的情況仍無明顯改善, 應及時做微量元素檢測和其他相關檢查, 以便對症治療。

秀髮妙招

排除疾病因素, 想讓寶寶擁有一頭健康漂亮的頭髮, 後天的呵護就不可忽視了, 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打理。

·勤洗頭

保持頭髮清潔能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 避免引起發癢、起皰, 甚至感染, 從而促進頭髮的生長。 由於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極快, 新陳代謝非常旺盛, 因此, 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1次頭, 天氣熱時, 多洗1次;6個月後改成2~3天洗1次。 注意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嬰兒洗髮液, 洗髮時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頭皮, 切不可用力揉搓頭髮,

Advertisiment
以防頭髮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 使頭髮脫落。

·勤梳頭

經常梳理頭髮能夠刺激頭皮, 促進局部的血液迴圈, 有助頭髮生長。

梳頭技巧:為寶寶準備一把專用梳子, 方便時, 就拿出來梳幾下。 梳子不可過硬, 最好選用既有彈性又較柔軟的橡膠梳子, 以免損傷寶寶稚嫩的頭皮。 此外, 應順著頭髮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 動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 千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意願, 強行把寶寶的頭髮梳到相反的方向。 如果媽媽喜歡給寶寶頭髮分縫, 應每隔幾天換個部位, 否則, 一直分縫的部位頭髮會很稀少。

·營養均衡

全面而均衡的營養, 可以通過血液迴圈供給毛根, 使頭髮長得更結實, 更秀麗。 因此, 一定要按月齡給寶寶添加輔食, 及時糾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

Advertisiment
飲食中要保證牛奶、瘦肉、魚、蛋、蝦、豆製品、水果和胡蘿蔔等各種食物的攝入與搭配, 含碘豐富的紫菜、海帶也要經常給寶寶食用。

· 睡眠充足

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 很容易疲勞, 如果睡眠不足, 容易發生生理紊亂, 導致食欲不佳、經常哭鬧、容易生病, 從而間接導致頭髮生長不良。 通常, 新生兒每天要保證20小時的睡眠時間;1~3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6~18個小時;4~6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5~16個小時;7~9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4~15個小時;10個月以上每天保證睡眠10~13個小時。

·多曬太陽

適當的陽光照射和新鮮空氣, 對寶寶頭髮的生長非常有益。 紫外線照射不僅能夠殺菌, 而且還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迴圈。 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Advertisiment
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也不可讓寶寶的頭部暴露在較強的陽光下, 以免曬傷。

特別提示:以上措施, 即使寶寶頭髮濃密, 也同樣重要。

護理誤區

有些寶寶頭髮稀少, 爸爸媽媽為了讓寶寶早日長出濃密的頭髮, 四處打聽治療方案, 或者想當然地採取“有效”措施, 因此走入了一些誤區:

誤區1 減少洗髮次數, 防止僅有的頭髮被洗掉。

專家解釋:洗髮時脫落的都是衰老的頭髮, 不洗也會掉;而且, 如果長期不洗髮, 油脂及汗液的刺激會引起繼發感染, 反而影響新頭髮的生長。

誤區2 在寶寶的頭皮上擦生薑, 塗“生髮精”、“生髮靈”等。

專家解釋:給頭皮擦生薑, 是想促進毛囊周圍的血液迴圈, 加速頭髮生長, 其實這種做法既無益也沒有科學依據;塗擦各種名目的“生髮精”、“生髮靈”之類的藥物, 則純屬畫蛇添足,因為寶寶頭髮稀少並不屬於禿髮症,而且也不適宜寶寶幼嫩的皮膚。

誤區3

在少數地區的風俗習慣中,寶寶滿月要剃滿月頭,以為剃了滿月頭,將來頭髮長得多、長得黑,有的還要把剃下的胎髮做成小發團掛在床前,認為可以“壓邪”,或者做成胎毛筆,留作紀念等。

專家解釋:這種做法十分危險。寶寶的頭皮毛孔會受到肉眼看不到的損傷。如果剃刀不乾淨,或者頭部皮膚不清潔,細菌就會趁機而入,導致局部長膿瘡或者皮膚化膿感染,嚴重時細菌進入血液還會造成敗血症。事實和經驗已經證明,剃不剃滿月頭,與將來頭髮的多少、顏色,毫無關係。

則純屬畫蛇添足,因為寶寶頭髮稀少並不屬於禿髮症,而且也不適宜寶寶幼嫩的皮膚。

誤區3

在少數地區的風俗習慣中,寶寶滿月要剃滿月頭,以為剃了滿月頭,將來頭髮長得多、長得黑,有的還要把剃下的胎髮做成小發團掛在床前,認為可以“壓邪”,或者做成胎毛筆,留作紀念等。

專家解釋:這種做法十分危險。寶寶的頭皮毛孔會受到肉眼看不到的損傷。如果剃刀不乾淨,或者頭部皮膚不清潔,細菌就會趁機而入,導致局部長膿瘡或者皮膚化膿感染,嚴重時細菌進入血液還會造成敗血症。事實和經驗已經證明,剃不剃滿月頭,與將來頭髮的多少、顏色,毫無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