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長期厭奶可適當補維生素

正常小嬰兒在剛出生的前3個月, 吃奶很專注。 餓了就吃, 飽了就睡, 體重快速增加。 但很多寶寶在4-6個月大時, 喝奶量開始減少, 吃奶時變得三心二意, 吃吃停停, 很容易受外界干擾。 這一時期被稱為“生理性厭奶期”。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這一階段的寶寶味覺開始發育, 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 希望嘗試新口味;寶寶認知發育迅速, 對外界事物越來越感興趣, 很容易因好奇周圍環境而不專心吃奶;或者也可能是因為寶寶正值出牙期, 疼痛感或發熱導致食欲降低;還有一種可能是, 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

Advertisiment
使寶寶吸得不順暢而厭奶。 此時, 可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 奶水的流通速度最好1秒1滴, 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都不好。

厭奶的寶寶雖然吃得少, 但精神狀態很好, 能維持正常的成長速度。 父母可以根據生長曲線圖, 評估寶寶的生長情況。 如果寶寶沒有偏離成長曲線, 大可順其自然, 通常一個月左右就會恢復食欲。

寶寶出現生理性厭奶, 家長不要著急, 不能強迫孩子喝奶, 否則會讓寶寶對吃奶產生恐懼。 只要寶寶身高、體重正常, 不需要特別擔心。 建議家長可以從改善餵食方式做起, 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通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 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饑餓時, 就會吃得多一些。 還可以給寶寶適當加點輔食,

Advertisiment
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 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 不過記得要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 從1小茶匙開始, 再慢慢加量。

如果寶寶厭奶超過2個月, 體重、身高發育不良, 父母就要警惕了。 可適當補充寶寶專用維生素, 或問問醫生如何給寶寶調理腸胃。 在生長曲線表上, 體重百分位元下降兩個曲線, 或降到第三個百分位以下, 稱為“生長遲緩”, 已經算是“病理性厭奶”了。 若孩子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 並有一些急、慢性疾病症狀, 如嘔吐、腹瀉等, 需要及時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