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期“飽食”反而營養不足

作為父母,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強壯, 為了讓寶寶身體強壯起來, 父母們過早的給寶寶為輔食, 讓寶寶吃得越多越好。 而實際上, 這樣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育兒專家指出, 寶寶長期“飽食”反而營養不足。

寶寶胃腸道的容積是有限的, “勤快”的家長總希望能喂“飽”孩子, 而稀粥、湯汁類熱量低而體積大, 固體類的輔食在腸道蠕動慢, 這些輔食可以輕易占滿寶寶的胃腸道產生飽腹感。 對於一歲的寶寶來說, 完全可以自如的拿著奶瓶進食, 如果因為家長過於“勤快”喂輔食, 不讓孩子自己喝奶, 寶寶很難獲得足夠的蛋白質、鈣質等對成長至關重要的營養元素,

Advertisiment
對於更年長的寶寶來說, 自己進食的樂趣遠大於被動餵食, 依然熱衷於給寶寶餵飯, 往往會降低了寶寶的食欲, 甚至導致厭食, 同樣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麻辣點評:從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到動物界的優勝劣汰, 強壯的寶寶無一例外都有很強的進食欲望, 會主動地爭取食物, 家長過分的“勤快”只會壓制了寶寶的進食欲望, 一方面導致寶寶內在的原始生長動力欠缺, 另一方面又造成支持寶寶成長的外在營養供給不足, 這樣的寶寶怎麼能比別人更強壯呢?

現在的寶寶飲食主要存在三大誤區。 首先是忽略了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食物。 寶寶在9個月大時,

Advertisiment
要進食顆粒狀食物, 到一歲多需要吃塊狀的, 慢慢向成人過渡。 其次, 就是餵養方式、環境及進餐地點不合理。 不少家長都是跟在寶寶屁股後追著喂, 甚至有些寶寶邊玩玩具或邊看電視邊吃飯, 這樣很不科學。 一般來說, 在半個小時內進餐完成最合理, 進餐時間長了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久而久之影響消化, 導致營養不良。 另外, 有的家長強迫寶寶進食。 吃飯時, 家長總想讓寶寶多吃點, 寶寶不愛吃時, 家長就會把飯硬塞進寶寶嘴裡, 長期被強迫進食, 寶寶的消化能力會減弱, 造成營養不良。

小編溫馨提示:寶寶長期“飽食”反而營養不足。 當然, “勤快”家長的寶寶不強壯只是個表面現象, 要讓寶寶健康成長還是需要家長花費很多的心思,

Advertisiment
不過在餵養方式上不妨“偷偷懶”, 無疑是有助於讓我們的寶寶更強壯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