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過敏壓迫遠離這些“危險”食品!

預防過敏要從引發過敏的食品開始入手, 那麼引發過敏可能性高的食品有哪些?應該怎樣喂才會更安全?

國內兒科/兒保專家在2011年發表了《嬰幼兒食物過敏診治建議》, 提出“90%的食物過敏與鮮牛奶及乳製品、雞蛋、大豆及豆製品、小麥、魚、蝦、貝類等帶殼海鮮、花生等堅果8種食物有關。 80~85%的牛奶、雞蛋過敏兒童可在3歲時獲得免疫耐受”。 因此, 一般建議對健康寶寶:1歲內不要給鮮牛奶及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雞蛋白(蛋黃建議8個月後可以加), 以及帶殼的海鮮。 其他可能引發食物過敏或食物不耐受的情況, 要個體化對待。

Advertisiment

鮮牛奶

建議寶寶食用時間:2~3歲以後

牛奶中所含蛋白質不同於母乳或配方粉, 所以寶寶很難吸收, 且還有可能導致腹瀉或發疹等過敏或食物不耐受的症狀。 寶寶1歲後可以添加一些乳製品, 如乳酪、優酪乳等, 鮮牛奶最好2~3歲後食用。 如果寶寶確診為牛奶過敏的, 要用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奶, 不能輕易喂鮮牛奶。

初次喂時要少量且要與母乳或配方粉一起喂, 若無異常再逐漸增量。

雞蛋

建議寶寶食用時間:雞蛋黃6~8個月, 雞蛋白1歲以後

未滿1周歲的寶寶因腸胃功能不全, 不能分解雞蛋蛋白質, 因此容易產生過敏反應。 尤其是雞蛋白, 比雞蛋黃產生過敏的危險更高, 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最好在2歲後喂更安全。

Advertisiment

將雞蛋煮熟或蒸熟後喂才容易消化。 一般來說, 蛋黃從1/4開始, 蛋白則少量嘗試即可。

大豆

建議寶寶食用時間:1歲以後

大豆等豆類食物纖維素偏多且不易消化, 所以容易對寶寶的腸胃產生刺激而引起過敏。 平時因胃腸功能欠佳而常常拉肚子, 過敏體質的寶寶應從1歲半之後添加。 並且, 豆類屬於雜糧, 雜糧纖維素多、相同體積營養成分低, 國外也有建議2歲後再給寶寶適量食用。

1周歲後混入飯內一起喂, 若無異常可以增量。

小麥

建議寶寶食用時間:10個月以後

小麥是易過敏食物之一, 麥粉裡不溶性蛋白質成分麵筋可引起過敏。 寶寶可以從10個月開始少量添加, 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可以滿1歲或2歲後開始嘗試添加。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麥粉過敏, 需要經過檢測或激發試驗確診, 並且需要一段時間的食物回避, 在1歲或2歲後評估再嘗試添加。

用麥粉製作的麵包、餅、麵條等要小心喂。 初次時要少量喂, 若無異常可逐漸增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