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運動前後的幾大注意

1、家長首先要檢查活動的場地、設施與幼兒的著裝。 應先排除活動場地上的異物和積水等不安全因素。 查看一下活動實施是否定期檢修, 避免發生意外。 運動服裝要輕便、舒適、避免過多、過厚的衣服限制幼兒活動。 幼兒也不宜穿過硬、過厚的皮鞋, 以免扭摔傷。

2、掌握好適宜的活動時間。 如:上午10時和下午3時為幼兒戶外活動的最佳時間。 研究表明, 上午10時和下午3時是全天中空氣較清潔的時間。 上午9是後, 地面受陽光照射, 溫度升高, 空氣對流迅速, 積聚在人呼吸帶的空氣污染物稀釋、擴散。 午後3時, 氣溫較高,

Advertisiment
風速快也有利於空氣淨化。 所以這兩個時間段為幼兒最佳活動時間。

3、選擇合適的天氣。 霧天不宜讓幼兒外出活動, 因為霧氣空氣濕度大, 霧中不僅帶有煤煙、粉塵、病菌等有害物質, 而且霧可以阻止廢氣向空中擴散。 霧天濕度大, 相對缺氧, 幼兒會感到胸悶、心慌、氣促、無力。 霧天視物不清, 也易造成幼兒碰傷、跌傷。 而烈日當空時, 幼兒在戶外活動容易中暑;飯前、飯後半小時內活動則易吸入冷空氣, 產生胃痙攣, 對幼兒身心造成不利影響。

● 活動中

1、家長要觀察、瞭解幼兒的活動狀況。 一般可以採用觀擦法和脈搏法測定。 活動量適宜時, 幼兒面色紅潤, 汗量不多, 呼吸中速稍快, 動作不失常態, 情緒愉快, 注意力集中。 幼兒在遊戲中的平均心率能保持在130——140次/分之間。

Advertisiment
反之, 幼兒出現一副很疲勞的樣子, 表明活動量過大, 應適當減少。

2、 應注意幼兒活動中運動量的比例安排。 根據幼兒人體生理機能活動上升一穩定一下降的一般規律, 家長要掌握活動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 活動結束前又逐步減少這一原則, 以便在活動結實後的較短時間內, 很快恢復正常。

3、加強幼兒活動時的護理, 家長要做到既保護好孩子, 有是孩子得到充分的鍛煉。 如在活動時可根據活動專案給予指導, 告訴幼兒注意事項, 同時也要及時給幼兒穿衣、擦汗。 對於出汗量大的幼兒和體弱兒, 活動時可給他們背後墊一塊幹毛巾, 以便於汗水的吸收, 避免活動後著涼。

● 活動後

1、 活動後不可讓孩子馬上飲水或吃冷飲。

Advertisiment
因為幼兒在活動後, 全身各部分臟器血液流量大大增加, 飲用大量水分會給心臟增加很大的負擔, 長此下去會影響心臟的功能。 千萬不可在活動前後食用冷飲。 如:喝冰凍汽水等。

因為幼兒活動後新陳代謝旺盛, 各種器官的毛細血管均處於擴張狀態, 血液迴圈較快, 若此時馬上飲用大量的冷飲, 會刺激各處的毛細血管, 尤其是胃腸道的毛細血管立刻收縮, 影響胃腸道的血液供應和消化液的分泌, 時間一長必定會引起胃腸道的功能紊亂, 出現腹瀉、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2、活動後不可馬上讓孩子洗冷、熱水澡。 若幼兒在渾身是汗時馬上去洗冷水澡, 冷水刺激皮膚神經感受器, 使皮膚毛孔突然關閉,

Advertisiment
全身毛細血管包括腎臟毛細血管驟然收縮。 在臨床上會產生畏寒、發熱、渴、尿少等症狀;若毛細血管強烈收縮, 更會引起血壓升高, 出現頭暈、頭痛、頭脹、眼花、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映。

若幼兒活動後即去洗熱水澡, 會刺激皮膚、肌肉毛細血管擴張, 體內的血液過多地分佈到皮膚、肌肉中去, 勢必造成心臟、肝臟、腦等人體的重要器官血液流量減少, 從而出現頭昏、胸悶、眼花, 甚至暈厥現象。 若不引起重視, 幼兒經常性地活動後馬上洗熱水澡,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長期的、慢性的、難治的頭昏、頭痛等病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