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輔食添加規則,讓寶寶吃得安全健康

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問題, 確實, 要給這個一直吃奶的小人兒添加輔食, 是要非常謹慎的, 今天就為新爸新媽們奉上寶寶輔食添加全攻略。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吃的第一口食物應該是媽媽的奶, 在寶寶一歲以內, 母乳就是寶寶最好的食物。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 也要慢慢的從全奶餵養過度到輔以其他食物, 對於初為人母、沒有輔食添加經驗的媽媽們來說, 是不是有點摸不著頭腦, 甚至還有點緊張?那麼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最好呢?應該如何添加呢?這裡面學問大著呢。

你知道給寶寶初添輔食的時間嗎?

Advertisiment

大多數育兒書籍都會告訴你, 初添輔食的時間宜從4-6月齡開始。 其實, 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寶寶都必需從4個月齡開始嘗試輔食。 現代養育觀念以及海內外專業人士主張, 添加輔食時, 應具體看嬰兒是否滿足要吃輔食的條件, 而不是看幾個月該添加輔食;並且不主張為6個月以內的嬰兒過早添加輔食, 這是因為:

①.對於能夠吃到質優量足的母乳, 且身高體重的增加都很健康的足月寶寶, 母乳在6個月以前都是他們最完美的食物。

②.早於6個月甚至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有引發消化不良及過敏反應的隱患, 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夠成熟, 尚不能接受複雜的食物——特別是當父母有過敏史的情況下。

③.由於味覺的發育,

Advertisiment
有些寶寶在嘗到了母乳以外的食物後, 會被豐富的味道所吸引, 從而不願意吃母乳了, 影響了媽媽乳汁的分泌, 而用營養相對單一的食物來取代完美的母乳, 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選擇。

幫主特別提醒:

由此可知, 輔食添加時間需要個體化和機動化。 需要提醒媽媽的是, 不要晚於6個月添加輔食, 因為, 此時寶寶的味覺發育較為敏感, 廣泛接觸自然味道的食物(無需添加調味品)有利於預防挑食和偏食。 如果輔食添加過晚, 會影響消化功能的正常發育, 導致寶寶營養欠佳, 身體容易缺鐵缺鋅。 而且, 會錯過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培養時機, 影響寶寶頜骨及面部肌肉的發育以及乳牙的萌出。

如何判斷寶寶需要添加輔食了呢?

Advertisiment

現在許多的新媽媽, 由於沒什麼經驗, 可能都不清楚。 其實, 如果媽媽細心留意寶寶的日常表現, 就會發現寶寶已經在告訴你了:他要吃輔食了!

“貪吃”。 這個階段表現的寶寶開始對別人吃飯感興趣, 就喜歡搶人家的餐具或者玩具往嘴裡塞。

“饑餓”。 當寶寶出現經常哭鬧, 每天固定量給寶寶吃, 吃完後仍然覺得餓, 或者剛吃完還沒到4個小時又開始覺得餓了。

“不伸舌”。 倘若寶寶的伸舌反射消失, 用勺子餵食時不會被頂出。

“愛嘗鮮”。 如果寶寶比較high地肯去嘗試著舔進一些外人放進他嘴裡的食物。 寶寶能夠扶著或者靠著坐, 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後仰等動作表示想吃或者不想吃。

初添輔食4大原則

1.添加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

初添輔食,

Advertisiment
務必一次只添一種, 切不可貪多;每增加一種新的食物時, 都應當有三四天到一周的適應期, 看看第一次試吃後以及逐漸加量後, 寶寶是否會有不適反應, 如發燒、嘔吐、腹瀉、起皮疹、喘氣困難、食後哭鬧明顯且難安撫等。 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 才能添加新輔食。

2.添加的食量——由少到多

初試某種新食物時, 最好由一勺尖那麼少的量開始, 觀察寶寶是否出現不舒服的反應, 然後才能慢慢加量。 比如添加蛋黃時, 先從1/4個甚至更少量的蛋黃開始, 如果寶寶能耐受, 1/4的量保持幾天後再增加到1/3的量, 然後逐步加量到1/2、3/4, 直至整個蛋黃。

3.添加的濃度——由稀到稠

最初可用母乳、配方奶、米湯或水將米粉調成很稀的稀糊來喂寶寶, 確認寶寶能夠順利吞咽、不吐不嘔、不嗆不噎後,

Advertisiment
再由含水分多的流質或半流質漸漸過渡到泥糊狀食物。

4.食物的質地——由細到粗

千萬不要在輔食添加的初期階段嘗試米粥或肉末, 無論是寶寶的喉嚨還是小肚子, 都不能耐受這些顆粒粗大的食物, 還會讓因吞咽困難而對輔食產生恐懼 心理。 正確的順序應當是湯汁-稀泥-稠泥-糜狀-碎末-稍大的軟顆粒-稍硬的顆粒狀-塊狀等。 比如從添了奶或湯汁的土豆泥、到純土豆泥、到碎爛的小土豆塊 的過渡。

謹記!寶媽常忽略的輔食注意事項

寶寶輔食添加, 重在“迴圈漸進”

這個時候媽媽們可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可以吃輔食了, 就著急一下子給寶寶嘗試多種輔食, 其實這做法是錯誤的, 由於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可不像我們成年人一樣完整, 吃得太急躁的話,容易消化吸收紊亂。因而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是有原則的。

寶寶“第一口”輔食選“對“很關鍵

在給寶寶嘗試輔食之前,除了寶寶吃的食物、奶之外,寶寶的腸胃道可能一下子很難適應除了奶之外的食物。因而寶寶“第一口”輔食選“對”真的很關鍵啊。所以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是選擇嬰兒營養米粉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告訴小編,不會有媽媽們第一次添加輔食就給寶寶吃肉類食物),但是選擇嬰幼兒營養米粉,媽媽也要長點心,要給寶寶選擇“好”的營養米粉。

不宜過早添加蛋清(蛋白)

雞蛋是寶寶輔食添加的最理想營養食物。但一開始的時候應該先添加蛋黃而不是蛋白,因為蛋白中含有一些可能會導致寶寶過敏的抗原物質。喂蛋黃的時候,每天喂1次,一開始先不要喂完整個蛋黃,應該一點點增加,比如從1/8個開始逐步增加到1個。

少用奶瓶裝輔食給寶寶餵養

有的新手爸爸媽媽會用奶瓶裝輔食,為的是讓寶寶更容易接受輔食。其實,這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寶接受湯匙進食。如果寶寶不習慣用湯匙來吃輔食,日後容易排斥牛奶之外的食物,造成輔食攝取狀況不佳、營養不均衡的現象發生。當寶寶剛接觸輔食時,或許會用舌頭往外推食物,其實並不一定是寶寶不喜歡這種食物,而是他還沒有完全適應用湯匙來吃東西,這個時候媽咪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勿給寶寶的輔食中添加過多調味料

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什麼?為了減少油脂的攝取,減少寶寶的腸胃負擔,建議媽咪們給寶寶添加的輔食只用清蒸或者水煮的方式烹調即可,不要用油炸或煎炒的方式來製作輔食。剛開始添加新食材作為輔食不要放調味料,等到寶寶滿1歲以後,食物可以依照大人的飲食標準製作,但仍不建議放過多的調味料。

不要把咀嚼過的食物喂給寶寶

很多爸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地給寶寶餵食咀嚼過的食物,這種現象很不好。成人的口腔中存在很多病毒和細菌,咀嚼食物的過程中,這些病毒和細菌就會與食物充分混合。而寶寶的抵抗力不如成人,進食含有病毒和細菌的食物容易患病。

注意食物的溫度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注意食物不能過熱,食物溫度達到室溫時最適合寶寶飲食。若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食物需要加熱時,要避免使用微波爐等加熱器具,由於微波爐等加熱器具加熱的食物容易造成部分過熱而燙傷寶寶的嘴。若是瓶裝的食物可先將食物泡在溫水中,熱幾分鐘後再給寶寶餵食。

幫主說:

寶寶一歲以內,奶類仍是寶寶的主食,輔食之所以為輔食,就是相對奶類來說的。輔食的主要作用就是補足奶類中欠缺的部分營養成分,以及訓練咀嚼能力,奶類營養全面,易消化吸收,仍是寶寶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所以仍需保證寶寶的每日奶量。另外,坊間傳說的母乳6個月後就沒有營養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只是寶寶6個月後母乳無法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需要,需要添加輔食來補充。

孩子到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輔食作為孩子逐漸接受正常飲食的過渡階段,也是要講究膳食平衡的。家長不能因為肉、蛋、魚等食品營養價值高,就多給孩子餵食,這樣,日後就會讓孩子形成偏食的習慣,也給孩子健康成長埋下隱患。

吃得太急躁的話,容易消化吸收紊亂。因而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是有原則的。

寶寶“第一口”輔食選“對“很關鍵

在給寶寶嘗試輔食之前,除了寶寶吃的食物、奶之外,寶寶的腸胃道可能一下子很難適應除了奶之外的食物。因而寶寶“第一口”輔食選“對”真的很關鍵啊。所以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是選擇嬰兒營養米粉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告訴小編,不會有媽媽們第一次添加輔食就給寶寶吃肉類食物),但是選擇嬰幼兒營養米粉,媽媽也要長點心,要給寶寶選擇“好”的營養米粉。

不宜過早添加蛋清(蛋白)

雞蛋是寶寶輔食添加的最理想營養食物。但一開始的時候應該先添加蛋黃而不是蛋白,因為蛋白中含有一些可能會導致寶寶過敏的抗原物質。喂蛋黃的時候,每天喂1次,一開始先不要喂完整個蛋黃,應該一點點增加,比如從1/8個開始逐步增加到1個。

少用奶瓶裝輔食給寶寶餵養

有的新手爸爸媽媽會用奶瓶裝輔食,為的是讓寶寶更容易接受輔食。其實,這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寶接受湯匙進食。如果寶寶不習慣用湯匙來吃輔食,日後容易排斥牛奶之外的食物,造成輔食攝取狀況不佳、營養不均衡的現象發生。當寶寶剛接觸輔食時,或許會用舌頭往外推食物,其實並不一定是寶寶不喜歡這種食物,而是他還沒有完全適應用湯匙來吃東西,這個時候媽咪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勿給寶寶的輔食中添加過多調味料

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什麼?為了減少油脂的攝取,減少寶寶的腸胃負擔,建議媽咪們給寶寶添加的輔食只用清蒸或者水煮的方式烹調即可,不要用油炸或煎炒的方式來製作輔食。剛開始添加新食材作為輔食不要放調味料,等到寶寶滿1歲以後,食物可以依照大人的飲食標準製作,但仍不建議放過多的調味料。

不要把咀嚼過的食物喂給寶寶

很多爸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地給寶寶餵食咀嚼過的食物,這種現象很不好。成人的口腔中存在很多病毒和細菌,咀嚼食物的過程中,這些病毒和細菌就會與食物充分混合。而寶寶的抵抗力不如成人,進食含有病毒和細菌的食物容易患病。

注意食物的溫度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注意食物不能過熱,食物溫度達到室溫時最適合寶寶飲食。若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食物需要加熱時,要避免使用微波爐等加熱器具,由於微波爐等加熱器具加熱的食物容易造成部分過熱而燙傷寶寶的嘴。若是瓶裝的食物可先將食物泡在溫水中,熱幾分鐘後再給寶寶餵食。

幫主說:

寶寶一歲以內,奶類仍是寶寶的主食,輔食之所以為輔食,就是相對奶類來說的。輔食的主要作用就是補足奶類中欠缺的部分營養成分,以及訓練咀嚼能力,奶類營養全面,易消化吸收,仍是寶寶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所以仍需保證寶寶的每日奶量。另外,坊間傳說的母乳6個月後就沒有營養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只是寶寶6個月後母乳無法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需要,需要添加輔食來補充。

孩子到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輔食作為孩子逐漸接受正常飲食的過渡階段,也是要講究膳食平衡的。家長不能因為肉、蛋、魚等食品營養價值高,就多給孩子餵食,這樣,日後就會讓孩子形成偏食的習慣,也給孩子健康成長埋下隱患。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要注意什麼?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最開始要是米粉 我家寶寶那個時候就是先加的穀之愛的那個小米米粉 後來慢慢加了蛋黃之類的 感慨是寶寶可能不太習慣吃 所以量要少一點 然後稀一些 就好了 [詳細答案]

  • 5回答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哪些?

    剛開始寶寶的輔食添加還是米粉比較好,寶寶容易接受,後期在加一些蛋黃、蔬菜汁、水果泥什麼的,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像我家寶寶剛開始加輔食就是穀之愛的小米米粉,其他就沒再加,只不過就多換了幾種口味 [詳細答案]

  • 3回答

    給四個月寶寶輔食添加什麼比較好?

    我家寶寶吃了米粉和蛋黃,還有我給寶寶做的麵條,輔食初期就應該以米粉為主,我家寶寶現在吃的穀之愛也挺不錯的,是小米米粉喲,營養不錯,而且粉也挺細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的方法

    剛開始喂輔食,一天之內喂2次就行,連著喂幾天,要注意觀察寶寶接受的情況,沒有什麼異常就能一直吃了,之後可以慢慢的多換幾種。如果有異常,就要停止喂輔食了,隔一個星期左右再試著喂點。給你推薦我家寶寶吃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1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量?

    此時應考慮2-3次固體食物/天,此時奶應開始成為輔食。孩子餵養應逐漸接近成人進食習慣和方式,以説明孩子逐漸走向成熟。具體狀況要尊重寶寶的發育狀況而定。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