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身上的“胎記”是哪個天使惹的“禍”!

為人父母後, 我們在孩子呱呱墜地時, 除了看他們有沒有缺少“零件”外, 就是看看還有沒有被打上什麼“標識”。 因為, 現在我們更關心的往往是, 孩子的胎記究竟是什麼?是否有危害?能不能消除?結合育兒知識, 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寶寶身上胎記那些事!


以前, 很多迷信觀念都認為胎記是母親情感的反應。 從醫學上講, 胎記可分為色素型及血管型, 一種是皮膚上異常的色素細胞, 另一種是變異的血管。 嬰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咖啡斑、鸛吻痕、胎斑、血管瘤等。

咖啡斑:不痛不癢, 可長在任何部位, 需要留意斑點大小,

Advertisiment
數量, 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神經纖維瘤。

特點:有報導指出10%-20%的兒童有單一咖啡斑。

咖啡斑大多都是不痛不癢, 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不會自行消退。

咖啡斑的顏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 呈棕褐色, 所有又有不少人將其稱之為“牛奶咖啡斑”。

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 與皮膚表面齊平, 並且還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顏色變深, 但直徑大多不超過 1.5 釐米。

但是不少專家指出, 一旦出現6個或6個以上直徑為1.5 cm的咖啡斑時, 應懷疑神經纖維瘤的存在, 及時諮詢專業醫生做出診斷與治療。

鸛(guàn)吻痕:新生兒很常見, 有的會自行消失。

鸛吻痕形容的是嬰兒頭皮上、從頸到背或橫穿眼皮的皮膚上, 乃至人體任何部位出現的粉紅色的斑塊,

Advertisiment
這些斑塊分佈在人體中線附近。

“鸛吻痕”這個命名來自關於鸛的神話故事。 傳說中, 鸛是抓著嬰兒的背部和頸部將其偷走的。 而“天使之吻”的命名則是因傳說中天使親吻嬰兒的部位是眼皮。

實際上, 它們都是皮膚表層存在的過多細小血管所致。 當嬰兒哭鬧或發熱時, 血管就會充盈, 斑塊就會變得較紅。 大約1/3的嬰兒出生時可見到鸛吻痕或天使之吻。

隨著嬰兒逐漸長大, 這些斑塊多於18個月內消失。 只有個別長在頸背的鸛吻痕可持續終生, 但對孩子沒有任何損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