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貪睡,勿用“殺傷式”叫醒法

叫寶寶起床, 看似簡單, 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哦。 有的父母總是以超殺傷力的模式來喊寶寶起床, 或許效果達到了, 但孩子一般都是以哭鬧來應對;但如果父母能充滿愛心的喊寶寶起床, 寶寶的態度就會不一樣。

在這個過程裡, 我們的潛意識接收到“醒來”的指令之後, 首先會檢查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 如果是比較安全的, 那麼意識就會接替潛意識上任了。 意識會控制大腦, 切斷夢境。 然後逐漸讓處於休息之中的神經系統重新開啟。 然後才會完成我們所熟知的睜開眼睛、伸展、坐起等活動。

整個起床過程需要在安全的氛圍中進行,

Advertisiment
而且每個孩子有自己的“開機”速率。 所以媽媽們要先給孩子一個“醒來”的信號, 然後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與適宜的時間, 讓寶寶慢慢醒來。

“殺傷式”叫醒方式有哪些?

1. 憤怒地沖進房間, 大聲喊, “都八點了!還不起床!”這種方式很多父母肯定都用過。 這種方式還帶有一定的指責性質, 很容易將孩子的安全感剝奪。

2. 一把掀開被子, 將孩子從被窩中拉起來。 這種方式不僅僅摧毀了孩子起床時的安全感, 而且還會讓孩子突然經歷溫度的變化, 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 同時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3. 反復不停地嘮叨, 五分鐘叫一次孩子, 這也是很多父母會做的事。 這樣貌似給了孩子啟動的時間, 但其實孩子的“開機”過程卻是在不斷被打斷,

Advertisiment
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我就是不想起來了!

“殺傷式”叫醒方式危害多

相信很多母親都曾使用過“殺傷式”的叫醒方式來叫醒過孩子。 比如, 一直對孩子喊“起床了起床了”, 不停地搖晃孩子的身體, 甚至有的母親更加粗暴, 直接將孩子從床上拖起來。 這些都是用驚醒的方式切斷孩子啟動的過程, 直接恢復意識。 而這種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

首先, 這讓孩子直接跳過潛意識進入到意識層面, 而這種“驚嚇”的記憶, 會進入到潛意識層面, 造成深層的恐懼。 所以, 很多孩子起床後經常是迷迷糊糊的, 不像是剛剛睡飽的狀態。 其次, 正是因為在這種被驚醒的狀態下, 孩子的安全感會被剝奪,

Advertisiment
當在這種極度不安、恐慌、焦慮的環境中醒來, 防禦機制就會自動開啟:哭鬧、攻擊性行為、冷漠麻木行為就會產生了。

溫柔叫醒孩子的方式

1.使用音樂叫醒孩子:輕柔的起床音樂會讓孩子在一個舒緩的、安全的環境中醒來, 而且一天都保持好心情。

2.輕柔撫摸孩子叫醒:記住一定是輕柔哦!從上往下進行撫摸, 等到孩子緩緩睜開眼睛, 微笑著注視寶寶告訴他“起床咯!”寶寶一整天也將會是微笑著度過的。

3.提前一晚提醒:告訴孩子明天將要幾點起床, 這樣孩子可以在心理上有所準備。

4.用光線代替叫聲:晚上睡覺的時候不需要將窗簾完全拉上, 而是可以留下一點空隙, 讓清晨的陽光自動叫醒孩子。

5.用早飯的香味喚醒孩子:美味的早餐對於孩子可是充滿吸引力的,

Advertisiment
孩子有了這個的驅動會很容易受到刺激起床的。

相關用戶問答